出自明王世贞的《答荆府樊山王以文草求订》
拼音和注音
yì zhī zhú sù qiān qiū yè , jìng lǐ rén jiān yǒu shì fē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是非:1.对与错;正确和谬误:明辨~。2.口舌;纠纷:招惹~。搬弄~。3.评论;褒贬
敬礼:以立正、鞠躬等方式行礼,以表示对他人的敬重。
人间:(名)人类社会;世间:春满~。[近]世间|人世。
千秋:(名)①形容年代非常久远:万代~。②敬辞,旧指人的寿辰。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时自虹光倚少微,那无物色到渔矶。
人从白马看如练,诗向黄梅拟受衣。
袖里泽兰愁信远,怀中荆璞怨工稀。
亦知竹素千秋业,敬礼人间有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