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哭华姜一百首(其八十二)》
拼音和注音
qī xī chuān zhēn shì yǐ fēi , jiā rén bù rěn shài yí y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忍:(动)心里忍受不了:于心~|~释手。
七夕:(名)农历七月初七之夕。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七夕渡天河相会。旧俗妇女于此夜进行乞巧活动。
家人:1.家庭成员2.旧称仆人。3.指平民。4.指妇女。
穿针:穿针,读音为chuān zhēn,汉语词语,意思是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出自北周·庾信 《对独赋》。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七夕穿针事已非,家人不忍晒遗衣。
年年一渡银河去,却羡双星相会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