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题

圣道通三极,王言似六经。
面开天日表,书作虎龙形。
杞国忧方剧,华胥梦不醒。
万年金匮在,遣训炳丹青。
¤

作品评述

《缺题》是明代作家李东阳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圣道通三极,
王言似六经。
面开天日表,
书作虎龙形。
杞国忧方剧,
华胥梦不醒。
万年金匮在,
遣训炳丹青。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思考和忧虑。诗中通过象征性的意象,揭示了国家的危机和王者的责任。

赏析:
这首诗词的意境深邃,用寓言的手法隐喻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担忧。下面对每一句进行分析:

1. "圣道通三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统治者的期望,希望圣明的统治者能够通达天地人三界的法则,以至善的道德治理国家。

2. "王言似六经":这句话暗指统治者的言论应该如同六经一样具有崇高的道德和价值观,能够指导国家的发展。

3. "面开天日表":这里的"天日表"可以理解为日历,表征着统治者应当公开透明地执政,以天下人为依归。

4. "书作虎龙形":这句话通过虎和龙的形象,暗示统治者应该以威武和智慧的形象出现,执政有力。

5. "杞国忧方剧":这句话揭示了杞国的困境,暗指整个国家的危机和动荡。

6. "华胥梦不醒":这里的"华胥"指的是神话中的仙境,"梦不醒"则暗指国家陷入了一种虚幻的状态,无法从困境中醒来。

7. "万年金匮在":这句话象征着国家的财富和珍宝,也可理解为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8. "遣训炳丹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教化和启迪人民,让国家重新焕发活力和辉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揭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忧虑,并表达了他对统治者应有的品质和责任的期望。通过运用寓言的语言,使诗词具有深远的哲理意蕴,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

诗词推荐

成童入乡校,所愿为善士;富贵本邂逅,不遇亦已矣。生轻名义重,固守当以死。堂堂七尺躯,勿使污青史。

遍此境,人乐康,挟难老术,悟长生理。尽阿僧祗劫,赤松王令安期。彭F150盛矣。尚为婴稚。鹤算龟龄,绛老休夸甲子。鲐背耸、黄发垂髻。更童颜,长鼓腹、同游戏。真是华胥。行有歌,坐有乐,献笑都是神仙,时见群翁启齿。

江南已有杏花开,社日都无燕子来。人在白云流水外,一声折柳十分哀。

西风叶满庭,欹枕听鸣雨。凄然百感生,愁绪未易数。思昔咏干旌,良马素丝组。今为白屋夫,低头拜官府。犹喜七十公,可免差科苦。

雪老当年曾入岭,真禅今日又思乡。孤帆隐隐曾唯我,月照夜涛空渺茫。

只这一闲田,古今无变迁,泥牛耕不尽,宝月镇长圆。岩桂和烟翠,溪花含露鲜。甘藏青嶂里,懒更谒时贤。

杏花千树洛阳春,白傅年年爱赵村。月蕊晴葩风露格,老夫移得在东园。

我居南楚君南越,遣骑持书致石泓。未识松煤先一笑,向人鸲鹆眼能明。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欹枕犹存舒卷声,覆寒时与寝衣更。价廉功倍人人燠,一幅春风造化成。

自君之出矣,鸾镜空尘生。思君如明月,明月逐君行。

朝事鞍马早,吏曹文墨拘。初无尺寸补,但于朋友疏。岂如箪瓢子,卧起一床书。炙背道尧舜,雪屋相与娱。步出城东门,野鸟吟废墟。颇知富贵事,势穷心亦舒。诗来献穷状,水饼嚼冰蔬。斗酒得醉否,枵腹如瓠壶。亦可召西舍,侯嬴非博徒。

渭滨一叟发垂素,西伯与之无雅故。幡然为舍钓鱼竿。八极风云生指顾。先生少与文叔游,眼看日角兴炎刘。胡为掉头不肯住,垂纶依旧披羊裘。周文虚已师贤哲,光武规模欠宏阔。三公清坐台阁尊,先生回首桐江月。桐江月色无古今,白波苍嶂幽人心。

玉质金相,卓尔良贵。有鉴在心,明利与义。大原斯阐,维世之模。表里不贰,皇皇圣途。

未谏瑶华世未知,故人已讶道乡迟。退之著论差伤早,不待阳城伏阙时。

太初盘古造乾坤,鬼力神筋擘混元。妙果虽圆心不有,凡身已蜕迹独存。女娲石带补天色,波利岩余飞锡痕。想与南安白衣老,三生元是一精魂。

直气犯荆舒,承明下玉除。禁林余谏藁,蜀道拥安车。自谓三宜去,吾知众莫如。谁为忠义传,事事举堪书。

海上风流荔枝国,人间潇洒菊花天。

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家山乡眷兮会时稀,今朝设宴兮觥散飞。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马归。

何命之薄彼载柏,岂无生处生于石。老去根犹强自争,春来石岂能相戹。蛟龙拔入盘重渊,雪霜放出参九天。至大至刚劫火后,弥高弥邵妖风前。道人澹咽得吾味,久驭清风骑紫气。吾骨到今犹未蜕,庭前自适西来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