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观之宣州谒袁中丞赋得三州渡

古渡大江滨,西南距要津。
自当舟楫路,应济往来人。
翻浪惊飞鸟,回风起绿苹。
君看波上客,岁晚独垂纶。

作品评述

《送李观之宣州谒袁中丞赋得三州渡》是唐代张众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渡大江滨,
西南距要津。
自当舟楫路,
应济往来人。
翻浪惊飞鸟,
回风起绿苹。
君看波上客,
岁晚独垂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李观之去宣州谒见袁中丞时,途经三州渡口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李观之的送别之情,同时通过描写江边的景色和往来的船只,展示了大自然的景观和人们的生活场景。诗人以江水为背景,写出了离别时的哀愁和孤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展示了江边送别的场景和情感。诗人选择了古渡大江滨的背景,将离别的情绪与江水的波涛、风景相结合,增添了凄凉和哀愁的氛围。

诗的开篇以古渡大江滨为景点,形容了离别的地点,这里距离重要的交通要津很近。接着,诗人以自然景观来表达离别之情,舟楫的行驶象征着人们的离别和相聚,江水的波浪惊起飞鸟,回风吹起绿色的苹草,形象地描绘了江边的景色。最后两句以垂钓为景,表达了诗人岁月的晚年孤寂之感。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细腻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将人与大自然相融合,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唐代文人的离情别绪,也通过景物描写展示了江南的风景和人们的生活场景,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唐](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子初,清河人。(唐才子传云:京口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元年前后在世。官河南寿安县尉。罢秩乔居云阳。后拜监察御史,为淮甯军从事。(唐才子传云:“隐居不务进取,与皇甫御史友善,……时官亦有徵辟者,守死善道,卒不就”,与此似为截然二人。此从全唐诗)众甫诗多为五言,传世甚少。

诗词推荐

槐影参差覆杏坛,儒门子弟尽高官。却教酒户重修庙,觅我惭惶也不难。

八月十八钱塘潮,浙翁声价泼天高。尽教四海弄潮手,彻底穷渊辊一遭。重拣择,不辞劳,要透龙门继凤毛。忽然收卷还源去,万古曹溪风怒号。

开德之舞,四朝用康。有如姬姒,助集同邦。威克厥爱,居安不忘。风旋山立,济济皇皇。

雷斧何年翠凿成,老龙吟苦雪涛惊。霜晴未用为霖在,留与春蓑作太平。

能事实伟甚,谦终犹罕闻。忘身宾出日,敛手避浮云。天欲消胡运,人谁靖楚氛。未刊千字诔,长掩一丘坟。

兹山昔飞来,远自琅琊台。孤岫龟形在,深泉鳗井开。越王屡登陟,何相传词才。塔庙崇其巅,规模称壮哉。禅堂清溽润,高阁无恢炱。照耀珠吐月,铿轰钟隐雷。揆余久缨弁,末路遭邅回。一弃沧海曲,六年稽岭隈。逝川惜东驶,驰景怜西颓。腰带愁疾减,容颜衰悴催。赖居兹寺中,法士

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尺一,点去冰傍。二人相连,不欠一边。三梁四柱列火然,除却双勾两日全。

新诗似霜月,谛玩清且好。欲见势未能,思君令人老。启蛰在朝夕,雷雨发枯槁。愿言从杖履,高吟备搜讨。

路转三湘去更深,潞河西岸浙东浔。潜鳞自足波涛地,别马长怀秣饲心。湘女庙前山似黛,柳公亭下石如林。征科亦是公家事,民力江南恐未禁。

夜来兔子赶大虫,天明走入无何有。月下珊瑚长数枝,万象森罗齐稽首。拄杖子,不唧{左口右留},渠侬却善分妍丑。李公烂醉绝倒时,元是张公吃村酒。报诸人,急回首,切忌疾狂外边走。

祠部源流远,来嫔曲阜孙。事夫终妇道,训子大吾门。颁诰恩光渥,升堂笑语温。相期送丹旐,马鬣近周原。

天公怜我欲元邻,得近芝兰久益芬。定免幼安还割席,拟从东野若为云。归鞭那有蓝关雪,别梦应通鲁水芹。强饭勉之书满载,与君千里共斯文。

缟衣仙子变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

畏日在征途,心凉不知苦。青山千百态,相契无相忤。芒鞋有至贵,道眼开方睹。行行遂吾性,万物与同祖。杀鸡固不忍,从众那得阻。嫩菜送香粳,颇觉清肺腑。同游自疎懒,共饭何嗔怒。

一帘疏雨。道是无情还有思。坐久魂销。风动珠唇点点娇。生平浩气。静乐机关随处是。熏透寒衾。蝴蝶休萦万里心。

紫霭丹霓磨壁金,岩桥跨麓横青阴。陆先生事今何在,石室云深无客寻。

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虏退边方得暂宁,枣儿红近莫休兵。汉家错信和亲议,不见胡雏与父争。

穆穆令妹。有德有言。才丽汉班。明朗楚樊。默识若记。下笔成篇。行显中闺。名播八蕃。以兰之芳。以膏之明。永去骨肉。内充紫庭。至情至念。惟父惟兄。悲其生离。泣下交颈。桓山之鸟。四子同巢。将飞将散。悲鸣忉忉。惟彼禽鸟。犹有号咷。况我同生。载忧载劳。将离将别。置酒中

暖溪寒井碧岩前,谢傅宾朋盛绮筵。云断石峰高并笋,日临山势远开莲。闲留幢节低春水,醉拥笙歌出暮烟。闻道诗成归已夕,柳风花露月初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