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政许侍郎挽词二首

蜀道烦司马,宣城屈谢公。
风行万里外,身老十年中。
厚德今畴继,深知昔误蒙。
佳城閟千载,鸡酒恨何穷。

作品评述

《致政许侍郎挽词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蜀道烦司马,宣城屈谢公。
风行万里外,身老十年中。
厚德今畴继,深知昔误蒙。
佳城閟千载,鸡酒恨何穷。

诗意:
这首诗词是韩元吉致挽政许侍郎的二首词之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政许侍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和人生飘忽的感慨。诗中提到了蜀道的烦扰,指的是政许侍郎在外地奔波辛苦,而宣城的屈谢公则指的是诗人自己在宣城的官职上受到的屈辱待遇。诗人感慨自己的岁月已过,年老之时却离政许侍郎仍有千里之遥。他赞赏政许侍郎的深厚品德,并自责自己过去对他的误解和冤屈。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政许侍郎所在的佳城的思念,对酒和鸡的提及则是对挚友的相聚和别离的无尽遗憾的表达。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对政许侍郎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运用简洁的语言,抒发了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深思。蜀道烦司马、宣城屈谢公的描写,生动地展示了政许侍郎与诗人分隔千里的情景,凸显了友情之间的距离和隔阂。诗中的厚德今畴继、深知昔误蒙表达了诗人对政许侍郎为人的赞赏和自责,显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悔过之情。最后一句佳城閟千载,鸡酒恨何穷,则以城市的名字象征政许侍郎所在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挚友所在城市的思念和对别离的遗憾之情。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深思的意境,展示了友情、岁月和别离的主题,给人以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雨余屐齿不妨泥,自课家丁细理畦。尚有种花移竹意,要令好鸟入春啼。

看梅如看画,由我不由他。千树江头少,一枝瓶里多。

正中偏,宝殿烟笼月色前。井底燃灯天未晓,暗中夜辨往为源。

赐也相国尊,子思终不慕。乃知古今士,轻重复内顾。

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苔作轻衣色,波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

岝崿东边旧草堂,久抛日日费思量。梦中分晓曾归去,觉后身仍在异乡。

车马无声客到稀,荷锄终日在园扉。断残地脉疏泉过,穿透天心得句归。对镜每悲鸾独舞,绕枝谁见鹊南飞?悠然自遣君无怪,文史如山蹔解围。

地旷风号木,天高日脱云。村名步头换,县界驿前分。蒿艾春侵路,鸡豚暮识群。敲门就炊爨,一饭敢忘君?

日来霜露後,更觉天宇净。

藜杖初防老,桃符又换新。惊回潼水梦,喜见义城春。浪走何为者,流光岂贷人。翻思大傩氏,阔步过天津。

马去不用鞭,咬牙过今年。

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江南到处佳山水,庐阜丹霞是胜游。独抱古琴携竹杖,若逢绝境莫归休。

梧竹因依山尽头。潇潇疏雨后,几分秋。轻凉无数入西楼。凭栏久,满眼动离愁。飞鹭下汀洲。怕知鸿雁到,带书否。诗阄酒戏一齐休。人如削,身在水边洲。

楚都陈迹久灰埃,一曲虞兮尚寄哀。不作偷生渡江计,可须千里更西来。

已是秋阴误有年,泰交倏变震乘乾。阿香夜夜惊春梦,推出新悲上鬓边。

被谗去国终思楚,厚貌深情漫剧秦。未识庞萌真老贼,妄期侯景作忠臣。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何处荃兰不萧艾,种蔬犹得养闲身。

忆挟阿兄过问津,停车旁睨国无人。卅年歌哭凭重觅,万影侏儒与作邻。撼海长鲸迷出没,处裈群虱自昏晨。蟠胸干莫终飞跃,与割层波溅虏尘。

早魃争攘袂,群龙仅守龛。云峰疑燎火,天色转澄蓝。甘露元同注,丛林莫遍参。新来焦渴甚,无梦到沉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