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苏辙的《外孙文九伏中入村晒麦》
拼音和注音
shí qián fāng zhàng wǒ suǒ wú , zhēng bǐng shí zì huò yǒu zh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方丈:(名)指寺院的住持或住持住的房间。
十字:指物呈“十”字形。十个字。
前方:(名)①前面正对着的方向:目视~|左~发现敌舰。②接近战线的地区;前线:开赴~|~频传捷报。
食前方丈: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形容生活极其奢侈。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春田不雨忧无麦,入囷得半犹足食。
伏中一晒不可缓,旱田苍耳犹难得。
人言春旱夏当潦,入伏未保天日好。
老农经事言不虚,防风防雨如防盗。
外孙读书旧有功,五言七字传祖风。
旋投诗笔到田舍,知我老来馋且慵。
秋田正急车难起,汗滴肩赪愧邻里。
磨声细转雪花飞,举家百口磨牙齿。
食前方丈我所无,烝饼十字或有诸。
孙归何用慰勤苦,烹鸡亦有烝胡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