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鞭走马通宵报,捷径冲泥冒雨回。
出自明湛若水的《先期史恭甫来同游茅山,家人已迎至镇江矣,月十二日也。意其连夜归报速来,予已到山二日,至望之暮,犹未至,岂为泥雨所阻欤?或赈饥之务未暇欤?未可知也,因作二诗唁之。(其一)》
拼音和注音
míng biān zǒu mǎ tōng xiāo bào , jié jìng chōng ní mào yǔ hu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冒雨:顶着雨。
捷径:(名)近便的道路。比喻能迅速达到目的方法或手段:寻求~。
走马:骑着马跑:平原~。~看花。
鸣鞭:抖动鞭子出声鸣鞭走马。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振动时发出响声,叫人肃静。
通宵:(名)整夜:~达旦|干了一个~。[近]彻夜。
湛若水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原诗
恭甫铨曹期不来,兴高迹滞今人猜。
鸣鞭走马通宵报,捷径冲泥冒雨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