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壁示道维上人

独居何意足,山色在前门。
身野长无事,心冥自不言。
闲行数乱竹,静坐照清源。
物外从知少,禅徒不耐烦。

作品评述

《题山壁示道维上人》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山水景色为背景,以表达独居山中的虚无与心境。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独居何意足,山色在前门。
身野长无事,心冥自不言。
闲行数乱竹,静坐照清源。
物外从知少,禅徒不耐烦。

诗意:
作者皎然独居在山中,他问自己为什么独自居住在这里,发现山色在门前是足够让他满足的。他生活在野外已经很久,一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他的内心变得很沉默。他经常漫步于杂乱的竹林中,也会坐静照井水清泉。他认为离开尘世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但是一般的禅修者对这种生活方式可能不耐烦。

赏析:
这首诗以唐代常见的山水意象为背景,通过描述独居山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离尘的追求和对宁静的渴望。

诗词的开头两句:“独居何意足,山色在前门。”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隐居的人所需要的和满足的只是山色的存在,这表明了他对尘世的超然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诗“身野长无事,心冥自不言。”描述了诗人长期的野外生活使得他的生活变得极其简单,内心也变得宁静。

最后两句诗:“闲行数乱竹,静坐照清源。物外从知少,禅徒不耐烦。”则表达了诗人经常在竹林中漫步,静静地照井水清泉。他认为只有离开尘世,远离物欲,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的本质。但他也指出,一般的禅修者可能无法忍受这种简单静谧的生活。

全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内心宁静和尘世的追求。通过描绘独居山中的虚无与宁静,传达了对禅修生活和超脱尘世的思考和思索。

作者介绍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诗词推荐

万顷云涛立海滩,天风浩荡白鸥闲。舟人那识伤心地,为指前程是马关。

苍苍古庙映林峦,漠漠烟霞覆古坛。精魄不知何处在,威风犹入浙江寒。

兰若倚西冈,年深松桂长。似闻葛洪井,还近赞公房。挂衲云林净,翻经石榻凉。下方一回首,烟露日苍苍。

竹暗藤荒路欲迷,一重山度一重溪。枯槎偃蹇如人立,蛮语侏亻离似鸟啼。花底雨晴飞蛱蝶,水边冬暖见虹霓。只应风味堪题处,三寸黄柑压树低。

老眼山林自是宜,卧龙春晚夕阳迟。芒鞋竹杖经行遍,绝胜篮舆喝道时。

为官转多事,行役到寒毡。落日邻州树,西风逆水船。饭牛怀白石,访鹤入青田。我欲看行卷,仙峰雪瀑边。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东轩亦潇洒,春晚雨晴时。喜鹊立门限,飞花落砚池。青山解留客,绿竹遍题诗。一点归心动,夜来闻子规。

幽屏元无恨,清愁不自任。两窗雨横卷,一读一沾襟。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病来谢杯杓,吟罢重长吟。

翩然拂袖忽然囘,带得罗浮面目来。乞食又还双足趼,坐禅岂是寸心灰。故依花首从三靖,旋摘茶芽供一杯。兰若苦空君不厌,可能为我扫苍苔。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踞此室,坐此座。佛来祖来,一一按过。

九天碎霞明泽国,造化工夫潜剪刻。浅碧眉长约细枝,深红刺短钩春色。晴日当楼晓香歇,锦带盘空欲成结。谢豹声催麦陇秋,春风吹落猩猩血。

云台历历纪功臣,底事中间有子陵。未必故人同卧处,了无一语及中兴。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賸欲栽蔬抵食鱼,蠹繁骨立谩长吁。畦丁伛背挥丛篲,鸡母将鶵啄浅芜。菜字元修须雨长,菁名诸葛待霜腴。闭门欲吃无忧饭,已戒应门早了租。

画梁朝日尽。芳树落花辞。忽以千金笑。长作九泉悲。镜前尘剧粉。机上网多丝。户余双入燕。床有一空帷。名香不可得。何见返魂时。

三十麻衣弄渚禽,岂知名字彻鸡林。勒铭虽即多遗草,越海还能抵万金。鲸鬣晓掀峰正烧,鳌睛夜没岛还阴,二千馀字终天别,东望辰韩泪洒襟。

山县绕古堞,悠悠快登望。雨馀秋天高,目尽无隐状。绵连滍川回,杳渺鸦路深。彭泽兴不浅,临风动归心。赖兹琴堂暇,傲睨倾菊酒。人和岁已登,从政复何有。远山十里碧,一道衔长云。青霞半落日,混合疑晴曛。渐闻惊栖羽,坐叹清夜月。中欢怆有违,行子念明发。仅能泯宠辱,未免

小槽轧玉逗琼浆,满酌金花荐寿觞。已有骏驹传骥足,莫辞持节下羊肠。护诗何处无灵物,报国新来有皂囊。要觅甘棠寻旧爱,莫云千里蔽柔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