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后谢座主

一从东越入西秦,十度闻莺不见春。
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
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
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作品评述

《及第后谢座主》是唐代诗人周匡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从东越入西秦,
十度闻莺不见春。
试向昆山投瓦砾,
便容灵沼濯埃尘。
悲欢暗负风云力,
感激潜生草木身。
中夜自将形影语,
古来吞炭是何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及第之后的感慨和思考。诗人离开了东越,来到了西秦,但是经过了十次春天的来临,他却听不到莺的鸣声。他试图将自己的心声投射到昆山上,让自己容纳昆山的灵气,洗涤心中的尘埃。诗人在悲欢中暗自承担着风云的力量,感激地意识到自己与大自然的联系。在深夜里,他与自己的身影对话,思考古代那些吞炭自尽的人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及第之后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离开了东越,进入了西秦,但是他却感觉到失去了春天的气息,莺鸟的鸣叫音符未曾传来。这里莺鸟不见,春天也难觅,可能象征着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他试图借助昆山的灵气来洗涤内心的尘埃,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净化和修炼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表明诗人在悲欢交加之中,承担着风云的力量,体悟到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这种感激之情,使他意识到自己与大自然的共生关系,认识到自然界中万物有灵,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自问古来吞炭是何人,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吞炭自尽的人的思考和怀疑。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于不同人生境遇下人们的选择和命运的思索。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与思考,揭示了他对于理想境界和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并通过对古人命运的质问,彰显了诗人对于命运和人生意义的追问。

作者介绍

周匡物,字几本,漳州人。元和十一年进士及第,唐代诗人。仕至高州刺史。

周匡物的生平

  周匡物,字几本。唐龙溪县人。曾在天城山之麓读书。“天城”,后改名“名第”,郡人称匡物为“名第先生”。

  少时家贫力学,徒步上京赴考,途经钱塘江,因乏渡船费,久滞不前,遂于公馆题诗云:“万里茫茫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钱塘江口无钱过,又阻西陵两信潮。”郡牧见之,乃罪津吏。自是舟子不敢收取举选人渡船钱。

  周匡物未第时,已驰名闽诗坛。元和十一年(816年)中进士第四名,是自唐垂拱二年(686年)漳州建州后第一个进士。御试时作《学殖赋》及《莺出谷诗》,传诵一时。及第后,任雍州司户。元和十四年(819年)武宁节度使国公李塑荐为五行军参事,在任两年,后又任广东高州刺史。有政绩,祀名宦乡贤祠。

  兄匡业,贞元八年(792年)以明经登第,贞元十一年乙亥(公元795年)登进士,知鄱阳县,和匡物齐名。匡物子汉杰,亦在元和十三年(818年)登进士。因此,天城山改叫名第山,又叫双第山,那一带地方总称“同第内”。解放后,龙海县在这里建农场、安置越南难侨命名“双第农场”,是今双第华侨农场所在地。

周匡物的个人成就

  周匡物诗工于咏物,刻划尽致,有《周匡物诗集》。《古镜》等诗5首,收入宋人所撰《全唐诗话》。清修《全唐诗》并采录,《补遗》复录二首。明张燮在《清漳风俗考》中说:“唐垂拱时,玉钤建制,始得比于郡国;周、潘通籍,而后夫变稍知学矣!”周匡物苦学登第,先导之功不小。

诗词推荐

神明未觉晋公衰,老母尤欣兄弟怡。范宁王枕无许寿,牢之无忌不闻诗。秋风对酒劝酬处,夜月乘桥来往时。但要两家同此适,不须更遣外间知。

淡交异甘醴,云雨相覆翻。二者固殊辙,终当戒多言。所遇既混肴,所防难每存。怀哉古之人,闭门或逾垣。

寒雨萧萧夜打蓬,蓬窗相对一灯红。十年无限存亡感,并入空江话雨中。

方同倾盖乐,遽起绝弦悲。道向清朝屈,心惟静者知。阻修绵酒奠,谁序锦囊诗。宣室空思贾,凄凉又一时。

缑山老仙,翳凤骖鸾,游戏尘寰。向五云深处,颉颃霞佩,三槐影里,突兀云冠。坐听玉笙,闲披宝笈,寄傲壶中日月闲。人都道,饮金茎秋露,风骨非凡。方瞳雪颔童颜。更清嚼梅花满肺肝。对银烛光中,霞杯麟脯,彩衣膝下,玉树芝兰。五老曾图,九龄初启,方寸心藏天地宽。从今去,

惆怅云陵事不回,万金重更筑仙台。莫言天上无消息,犹是夫人作鸟来。

已知时节到门阑,犹有私情惜旧钱。千户神桃俄已换,一声鬼竹岂其难。痴人星发愁春镜,稚子花襦簇晓盘。岁岁年年只此是,且随流俗贺更端。

山空水绕篱,几日此栖迟。采菊频秋醉,留僧拟夜棋。桂阴生野菌,石缝结寒澌。更喜连幽洞,唯君与我知。

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闻说群胡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积火焚大槐,蓄油灾武库。惊然丞相井,疑浣将军布。自怜耳目隘,未测阴阳故。郁攸火山烈,觱沸汤泉注。岂惟渴兽骇,坐使痴儿怖。安能长鱼鳖,仅可燅狐兔。山中惟木客,户外时芒屦。虽无倾城浴,幸免亡国污。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又被锣声送上竿,者番难似旧时难。劝君著脚须教稳,多少旁人冷眼看。

万物有常性,性无不贵生。风翔与骏奔,一一远害情。鴥彼沙上鸥,皎皎霜雪明。月宿沧洲静,日浴沧浪清。何以狎溪人,溪人澹无营。循循自饮啄,往往相逢迎。徘徊两无猜,何慕复何惊。客有怀依依,云水言将归。逐尔群鸥乐,群鸥尔勿飞。此心未忘者,天机非杀机。

建光悖祖德,封爵逮阉竖。忠良坐荼毒,陨涕盈道路。南巡既不返,狡窟宁久固。功成十九侯,事已非细故。■闻用骨鲠,乃以浮阳疏。中官既世袭,山阳更娇妒。时事亦可知,君子独未寤。美哉吴长史,衡门掩秋露。

地胜难湮没,规为假手通。凿开千古意,倾出一壶空。煦比鲛人室,寒消朔吹风。从今县图上,此景浩无穷。

堂上清如水,芗林对两疏。只今诗社里,尽作企疏图。

除夕生鱼有异逢,挑灯两度散春风。莫言九六无心得,须信乾坤一念中。

世事年来似弈棋,可堪岁月去如驰。肉生髀骨英雄老,金尽床头富贵迟。蹈海莫追天下士,折腰难事里中儿。可怜满眼新亭泪,对泣无人只自悲。

诸人凋落尽,高叟亦中年。行世有千首,买山无一钱。紫髯长拂地,白眼冷看天。古道微如线,吾侪各勉旃。

风高鸿影只,秋迥鹗飞双。桐帽人耆耈,纶封泽骏宠。欧书曾肆力,古调罕同腔。且幸碑铭识,无从亲扣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