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馆(一作移居公安山馆,编入江陵诗后)

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
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
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

作品评述

山馆(一作移居公安山馆,编入江陵诗后)

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
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
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

译文:
南国白天多雾,北风正刺骨寒。
路途险恶,行走在树梢之上,身处遥远,宿在云端。
山中的鬼魂吹灭了灯火,厨房的人在深夜交谈。
鸡鸣声问候前方的客栈,世道混乱,敢问何处安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杜甫在南方山馆的生活情景。南国的白天常常被雾笼罩,北风刺骨寒冷。作者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路途危险,仿佛行走在树梢之上,身处遥远的地方,宿在云端。山中的鬼魂吹灭了灯火,厨房的人在深夜交谈。鸡鸣声问候前方的客栈,作者在这个混乱的世道中,敢问何处才能找到安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南方山馆的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世道混乱的忧虑和对安宁的渴望。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南国的雾和北风的寒冷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身处的环境的艰苦和遥远。诗中的山鬼和厨人形象生动,给人以神秘和想象的空间。最后一句“世乱敢求安”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不满和对安宁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坚毅不屈的精神。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天下久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清。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老树老且枯,数柯枝缀之。虫来食其叶,藤来缠其皮。幸然根本坚,未至甚雕披。风霜既无损,雨露犹见私。如何乌乌辈,同巢自倾危。斗击翼似斧,啄伤嘴如锥。树色岁时减,树力日夜衰。回头试一顾,但可相扶持。

月斜孤馆傍村行,野店高低带古城。篱上晓花斋后落,井边秋叶社前生。饥乌索哺随雏叫,乳牸慵归望犊鸣。荒草连天风动地,不知谁学武侯耕。

天下有奇篆,阳冰书鄂州。异兽呀五口,狂咬掉三头。磥砢玻璃碗,诘屈珊瑚钩。愧无希世宝,何以为子酬。

江行安可食无鱼,问着笭箵总道虚。底事官船渠不卖,从来污吏喜侵渔。

家寄征江岸,征人几岁游。不知潮水信,每日到沙头。乘晓南湖去,参差叠浪横。前洲在何处,雾里雁嘤嘤。

瑶瑛夹侍梅台,琴瑟自鸣松岛。山中野服相羊,足以亡忧遣老。凿池智有泉源,种木胸无芥蒂。螭头吐水涓涓,端是银潢一派。

客有敬亭思,春愁何渺然。谢公墩上月,已照江西船。船头花乱飞,酾酒发鸣鼓。四顾不成欢,悲歌泪如雨。壮游南海上,曾着从事衫。骢马青连钱,驰突开巉岩。南归阻艰难,寄食赣江侧。多谢尚书公,看客好颜色。高筵列绮馔,宾客如流云。舞剑万人却,谈兵四座闻。年华逐流水,五见

过宋不见元城公,渡淮不见陈了翁,当时人人皆太息,至今海内倾高风。老夫七十居乡县,龌龊龙锺何足见;辱君雪里来叩门,自说辛勤求识面。我得茶山一转语,文章切忌参死句。知君此外无他求,有求宁踏三山路?

明湖纲宇宙,春思满楼台。沙鸟一行去,风帆千里来。平生眼今饱,落日首重回。会趁江山约,还愁白发催。

斗柄转春城,向暖小桃开彻。不似今年正月,过深冬时节。故将新巧发阴机,春事未容说。且就驱云风帚,埽西山晴雪。

堤暖柳丝斜,风光属谢家。晚心应恋水,春恨定因花。步远怜芳草,归迟见绮霞。由来感情思,独自惜年华。

全似襄阳隐士家,只添灵照减丹霞。晚山寒后犹疑远,古木春来亦好华。酒似竹光仍斩绿,人如锦面更添花。了知衰病轻成醉,不但流涎向麹车。

绿之渚兮浣侯衣,青厥蟾兮神所依。未壮而逝兮匪夭,白首者拜兮莫之敢非。潮来兮潮往,侯朝出游兮夜归。侯昔家兮今庙,奠椒醑兮神其我釂。渺渺兮绿之渚,子陵在上兮子胥下。羊裘孔乐兮鸱夷犹怒,勾吴炎汉兮俯仰今古。侯之愿兮天不违。保我民兮靡兵靡饥。水无蛟蜮兮山无{左豸右

章句飘飘续小山,古风萧瑟笔追还。海鹏共击三千里,铁马同归十二闲。功业会看钟鼎上,声华已在缙绅间。他年记忆怜衰老,为报西川引一班。

东南富山水,杰气钟雁峰。巨灵排屃赑,妙力开鸿蒙。断崖据险绝,峭壁凌寒空。分岑献万状,转盼无一同。或叠如锦缬,或铸如青铜。或前如舞凤,或却如飞鸿。或伏如卧虎,或矫如游龙。并如兄语弟,差如儿对翁。锐如笔露颖,岐如剪开锋。二湫分大小,二灵俨西东。古语聊近似,天巧

昔在绵处,有人公孙。登政抚辰,节用良勤。所畜既之,所行宜远。载其华樽,从此箫管。

欲访西湖久未晴,故应穿屐踏泥行。不因世事无时尽,那识波光有底清。翠竹碧莲迷上下,雕栏画阁压峥嵘。扁舟正好频来买,烟景何人与子争。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画图旧识高山寺,今在高山寺里行。千古险峰长自直,一春潇水未曾清。孤城吹角寒猿应,破屋寻碑野鼠惊。天遣二人来远地,要将新景就诗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