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魏晋曹植的《赠王粲诗》
拼音和注音
duān zuò kǔ chóu sī , lǎn yī qǐ xī yóu 。
翻译及意思
安坐之时愁多心里忙,拖着衣裳来把西园逛。王粲:(177年—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作者友人之一。端坐:正坐。揽衣:披衣。西:指西园,在邺城城西。
词语释义
愁思:忧虑。忧愁的思绪。
端坐:1.端正地坐着。2.安然栖息。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原诗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
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
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
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鸯愁。
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
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
谁令君多念,自使鸯百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