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张翥的《题舒噜存道元帅平师宗三州卷后》
拼音和注音
sī mǎ wén zhāng chuán tài shǐ , wǔ hóu wēi lüè zhèn nán y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司马:1.官名。2.官名。3.王宫外门。4.指汉文学家司马相如。5.指唐大诗人白居易。
文章:(名)①用文字表达一定内容的成篇作品。②比喻暗含的意思:这里面有~。
太史:太史tàishǐ∶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参之太史。——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南夷:南夷nányí指屈原流放所经之地,当时这些地方的人多未开化,所以称为南夷哀南夷之莫我知兮。——《楚辞·屈原·涉江》
武侯:三国蜀诸葛亮死后谥为忠武侯,后世称之为武侯。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原诗
不用牙璋远出师,将军凭轼下边陲。
僰酋争歃金盘血,汉使高悬玉帐旗。
司马文章传太史,武侯威略震南夷。
只今父老兰沧上,拟刻宁蛮第一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