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癸未中秋,吉文共马德昌泛江)

群动各已息,在汝梦中游。
尘埃大地如水,儿女不堪愁。
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处有高楼。
客有洞箫者,泪不下能收。
庾楼坠,秦楼渺,楚楼休。
知公所恨何事,不是为封侯。
自有此山此月,说甚何年何处,重泛木兰舟。
起舞酹英魄,余愤海西流。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癸未中秋,吉文共马德昌泛江)》是宋代刘辰翁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群动各已息,在汝梦中游。
尘埃大地如水,儿女不堪愁。
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处有高楼。
客有洞箫者,泪不下能收。
庾楼坠,秦楼渺,楚楼休。
知公所恨何事,不是为封侯。
自有此山此月,说甚何年何处,重泛木兰舟。
起舞酹英魄,余愤海西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忧愁和无奈的情绪。诗人观察着周围的世界,发现一切都已经安静下来,仿佛在自己的梦中漫游。尘埃弥漫的大地就像一片水,儿女们陷入了深深的忧愁之中。古人早已寂寞安息,而自己的年华却如此匆匆流逝,哪里还能有高楼的存在。有位客人会吹奏洞箫,他的泪水无法流淌,只能收敛起来。庾楼已经坠落,秦楼消失无踪,楚楼也不在了。诗人想知道这位客人为何而愁,却不是为了功名地位。在这座山上、这个月下,有什么话要说,是在何年何处,重又泛起木兰舟。诗人起舞,酹酒向英魄,他的愤怒像滔滔西海的流水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迷茫。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自我反思,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无法掌控的沉思。他感慨古人的安逸与自己的匆忙,以及现实世界的变幻无常。诗中的庾楼、秦楼、楚楼等元素,象征着历史的荣光和辉煌,但现实中它们已经消失不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历史变迁的感叹。诗人对那位会吹洞箫的客人的关注,显示出他对别人命运的思考和关怀,同时也揭示出人生不同境遇下的情感和痛苦。最后,诗人通过起舞和酹酒来宣泄内心的愤怒,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抗争。

整首诗词以流畅、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通过对瞬息万变的现实和个人命运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和人生意义的追问。这首诗词在感慨中流露出对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思索,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共群动各已息,在汝梦中游。
尘埃大地如水,儿女不堪愁。
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处有高楼。
客有洞箫者,泪不下能收。
庾楼坠,秦楼渺,楚楼休。
知公所恨何事,不是为封侯。
自有此山此月,说甚何年何处,重泛木兰舟。
起舞酹英魄,余愤海西流。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中秋时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刘辰翁内心的忧愁和无奈之情。他观察到周围的一切都已经平息,自己仿佛在梦中游荡。尘埃弥漫的大地如同水一般,儿女们沉浸在无尽的忧愁之中。古人已逝,只有寂寂无声,而自己的年华却如此匆匆流逝,哪里还能找到高楼的存在。有一位会吹洞箫的客人,泪水无法流下,只能收敛起来。庾楼坠落,秦楼湮灭,楚楼消失。诗人想知道这位客人为何而悲叹,却并非为了追求封侯的功名地位。在这座山上、这个月下,有什么话要说,是在何年何处,再次驾着木兰舟泛荡。诗人起舞,将酒奠在英灵之上,他的愤怒如同西海的波涛一般奔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情绪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世界和自我反思,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和命运无常的感慨。他对古人的平静安逸和自己的匆忙流逝产生了深深的反差感,同时也对现实世界的变幻无常表示了无奈。庾楼、秦楼、楚楼等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但如今它们已经消失不见,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感叹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诗中的洞箫客人引起了诗人的关注,他无法流下眼泪,只能将悲伤抑制在内心。诗人想了解这位客人为何而悲叹,但并非为了追求功名地位,这显示了诗人对他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也揭示了不同人生境遇下的情感和痛苦。最后,诗人通过起舞和酹酒来宣泄内心的愤怒,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抗争。

整首诗词流畅而细腻,描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自我反思,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和人生意义的追问。这首诗词在感慨中流露出对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思索,具有深刻的哲

作者介绍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辟命羡君赴,其如怆别情。酒阑汀树晚,帆展野风生。淮静寒烟敛,村遥夜火明。醉沈朐岭梦,吟达寿春城。旧友摇鞭接,元戎扫榻迎。雪晴莲幕启,云散桂山横。王粲从军画,陈琳草檄名。知君提健笔,重振此嘉声。

水调歌头

柯谷秋已晚,衡门终日闲。老唯谋酒食,病更怯风寒。暖脚毡鞋稳,蒙头衲帽宽。年来谙世事,对客欲忘言。

水调歌头

望极苏堤欲尽头,丛篁老柳水天秋。船中遥看家家好,却恐君来住亦愁。

水调歌头

六桥山色裹湖光,柳傍桃随十里长。无限红香多少絮,并将春恨与刘郎。

水调歌头

挥毫起制来东省,蹑足修名谒外台。好著櫜鞬莫惆怅,出文入武是全才。曾主鱼书轻刺史,今朝自请左鱼来。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东城南陌昔同游,坐上无人第二流。屈指如今已零落,且须欢喜作邻州。

水调歌头

盛德总群英,高标仰国桢。独安巡狩日,曾掩赵张名。业就难辞宠,朝回更授兵。晓川分牧马,夜雪覆连营。长策威殊俗,嘉谋翊圣明。画图规阵势,梦笔纪山行。绶拂池中影,珂摇竹外声。赐欢征妓乐,陪醉问公卿。却忆经前事,翻疑得此生。分深存没感,恩在子孙荣。览镜愁将老,扪心

水调歌头

帘裹孤灯觉晓迟,独眠留得宿妆眉。珊瑚枕上惊残梦,认得萧郎马过时。

水调歌头

诏置海陵仓,朝推画省郎。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水驿风催舫,江楼月透床。仍怀陆氏橘,归献老亲尝。

水调歌头

一枝才放前村雪,一线初开爱日天。潘县风流凡五客,赵园名字亦千年。可无能赋如难弟,恨不曾来有尉仙。待得中兴用循吏,更於此地设离筵。

水调歌头

自怜萍梗老羁孤,暂寓僧寮不用租。九日有钱还可醉,不然萸菊酒俱无。

水调歌头

岚气湿征衣,千滩落翠微。悬崖樵屋小,破庙祭人稀。岸石看船立,溪禽贴水飞。乡心与客思,向晚重依依。

水调歌头

落落衣冠八尺雄,鱼符新赐大河东。穰苴兵法申司马,曹植诗原出国风。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觞夹气上云空。石渠病客君应笑,手校黄书两鬓蓬。

水调歌头

清香皓质世称奇,谩作轻红也自宜。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直教腊雪无藏处,只恐朝云有散时。溪上野桃何足种,秦人应独未相知。

水调歌头

风旗且好冈头看,汗马休论塞外期。前日将军刘越石,功名不及一篇诗。

水调歌头

外家源流远,文物被诸孙。嗟我数年来,颇识佳弟昆。酥酪本同味,兰芷非殊根。竞爽有如此,知当天其门。信也来过我,气貌清而温。方忻驻足地,中有静者存。皎然明月光,岂复受浊浑。埙篪迭和时,此理试共论。

水调歌头

使君遗爱遍南州,五马新归瘴海头。持橐未厌青琐直,怀章还作鉴湖游。姚余人物传吴远,越绝山川向剡幽。应有清诗资卧理,会吟他日记风流。

水调歌头

夜漏余十刻,凉颸如九秋。滩声聒酒醒,月色照人愁。落魄悲孤宦,龙锺怯远游。此生那可料,六岁剑南州。

水调歌头

天子思茂宰,天枝得英才。朗然清秋月,独出映吴台。落笔生绮绣,操刀振风雷。蠖屈虽百里,鹏鶱望三台。退食无外事,琴堂向山开。绿水寂以闲,白云有时来。河阳富奇藻,彭泽纵名杯。所恨不见之,犹如仰昭回。元恶昔滔天,疲人散幽草。惊川无活鳞,举邑罕遗老。誓雪会稽耻,将奔

水调歌头

说时默,默时说。处处投机,门门合辙。正是虚空里钉橛。

水调歌头

三月天寒尚腊衣,钱塘游子叹斜晖。柳间苏小无由见,惹得杨花满袖归。

水调歌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