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韩翃的《送巴州杨使君》
拼音和注音
shǐ zhě xià chē yōu jí kǔ , háo lì xiāo shēng chū gōng f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公府:公府gōngfǔ古代官署名。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官署,属中央一级的机构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疾苦:(名)(生活中)困苦;痛苦:关心群众的~。[近]困苦|痛苦。
使者:1.奉命出使的人。2.比喻带来某种信息的人或事物。3.阿拉伯语rasūl意译。
下车:1.从车上下来。2.官吏赴任。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原诗
白云县北千山口,青岁欲开残雪后。前驱锦带鱼皮鞮,侧佩金璋虎头绶。南郑侯家醉落晖,东关陌上著鞭归。
愁看野马随官骑,笑取秦人带客旗。使者下车忧疾苦,
豪吏销声出公府。万里歌钟相庆时,巴童声节渝儿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