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元素(并引)

余旧有赠元素〔词〕云天涯同是伤流落,元素以为今日之先兆,且悲当时六客之存亡。
六客盖张子野、刘孝叔、陈令举、李公择及元素与余也。
不愁春尽絮随风,但喜丹砂入颊红。
流落天涯先有谶,摩挲金狄会当同。
蘧蘧未必都非梦,了了方知不落空。
莫把存亡悲六客,已将地狱等天宫。

作品评述

诗词:《次韵答元素(并引)》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余旧有赠元素〔词〕云天涯同是伤流落,
元素以为今日之先兆,且悲当时六客之存亡。
六客盖张子野、刘孝叔、陈令举、李公择及元素与余也。
不愁春尽絮随风,但喜丹砂入颊红。
流落天涯先有谶,摩挲金狄会当同。
蘧蘧未必都非梦,了了方知不落空。
莫把存亡悲六客,已将地狱等天宫。

中文译文:
我曾经送给元素的《词》,说天涯远处的流落感同身受,
元素认为这是今天的先兆,同时悲叹当时六位朋友的生死。
六位朋友包括张子野、刘孝叔、陈令举、李公择以及元素和我。
不必担心春天结束时絮花随风飘散,只要高兴朱红的颊上有丹砂。
流落天涯之前就有预言,抚摩金狄(指北斗星)会有相会的时刻。
模糊不清的事物未必都是梦,只有真正明了才知道不会落空。
不要因为六位朋友的生死而悲伤,已经将地狱变成了天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回答元素的赠词时所作的回应。诗中描绘了身世流离、离散异乡的感受,并对六位朋友的生死表示悲伤。苏轼抒发了对于生活的不安和对友情的思念。

诗中以春天结束时絮花随风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对于世事变迁的担忧,但他却能够从朱红的颊上的丹砂中找到一些喜悦。他认为流落天涯之前就有预兆,而且相信自己和元素最终会有相聚的时刻,这里以金狄(北斗星)来象征相会的希望。

在最后两句中,苏轼表达了对于现实和梦境的区别的思考。他说模糊不清的事物未必都是梦,只有真正明了才知道不会落空。这可以理解为他对于生活中种种困惑和不确定性的思考,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找到确信和不虚妄的信仰。

最后的两句表达了苏轼对于六位朋友生死的态度。他说不要因为六位朋友的生死而悲伤,因为他已经将地狱变成了天宫,意味着他们已经在文学艺术的境界中得到超越,超脱了尘世的痛苦。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于生活的忧虑与喜悦、对于友情的思念与珍视,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罢趋明圣懒从知,鹤氅褵褷遂性披。道有静君堪托迹,诗无贤子拟传谁。松声白日边行止,日影红霞里梦思。珍重两篇千里达,去年江上雪飞时。

枫落空江生冻烟,西风羸马不胜鞭。冰消浙水知家近,春到闽山在客先。斜日雁边看故国,孤帆雪里过残年。怜予久负寒鸥约,魂梦从君碧海天。

雨歇花畦径未乾,春衣初试觉轻寒。所欣节物能多好,祓禊临流江水澜。

曾居五老峰,所得共谁同。才大天全与,吟精楚欲空。客来庭减日,鸟过竹生风。早晚摇轻拂,重归瀑布中。

怪底微禽似有知,区区舌吻竟奚为。欲将终日能鸣巧,深为当时远害思。布谷尚应勤播种,春畦何事较公私。谁如独占催科考,无复阳城恨拙迟。

白沙城上望金陵,满眼风烟草树青。山色千年围故国,江流万里赴沧溟。惊心采石瓜洲渡,搔首长干白下亭。一笑书生强多事,萧萧飞雁落寒汀。

圣涯浩无边,人乃揭其浅。安知舍瑟中,道味益深远。

有一即有二,有三即有四。一二三四五,有亦何妨事。如火能烧手,要须方便智。若未解传薪,何须学钻燧。

轩昊方同德,成康粗比肩。素风惟普畅,皇道本无偏。阴魄重轮满,阳精五色圆。要荒咸率服,卓越圣功全。

山横路若绝,转楫逢平川。川中水木幽,高下兼良田。沟塍堕微溜,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騃犊卧新fO,野禽争折莲。试招搔首翁,共语残阳边。今来九州内,未得皆恬然。贼阵始吉语,狂波又凶年。吾翁欲何道,守此常安眠。笑我掉头去,芦中闻刺船。余知隐地术,可以

俱来海上叹烟波,君佩银鱼我触罗。蜀国才微甘放荡,专城年少岂蹉跎。应怜旅梦千重思,共怆离心一曲歌。唯有管弦知客意,分明吹出感恩多。

秋风不肯来,如挽弓百斤。忽然径排户,态度殊不文。方深裘褐忧,暮雨低行云。焚香快熟睡,梦破尚微曛。

圣德比陶唐,千年祚运昌。茂功虽不宰,鸿来自无疆。极塞成清离,齐民益阜康。文明同日月,遐迩仰辉光。

楚老相逢泪满衣,片名薄宦已知非。他乡不似人间路,应共东流更不归。

五运惟火,寔宗众阳。宿壮用明,千载愈光。神保聿归,安处火房。厅攸不作,炎图永昌。

翩翩诗笔清新,百年谁识青云士。银钩瘦硬,通神白茧,乌丝名世。璞玉浑金难定价,终为良器。秋风一曲,声合太古,算惟有、知音会。天地青蝇扰扰,只依旧、岁寒苍翠。似当时、刘晏点鞭,马上钱流满地。未展经纶,米盐细故,此心如水。待锋车趣召,玉堂挥翰,草金銮制。

早岁轻衫短帽。中间圆顶方袍。忽然天赐降宸毫。接引私心入道。可谓一身三教。如今且得逍遥。擎拳稽首拜云霄。有分长生不老。

赭丹濡笔狱无冤,佐守初依凤沼莲。南土出藩申伯宠,辟书为首嗣宗贤。蟠龙运厌山围国,燬角宵凉水际天。哲辅定知三入相,期君同赴渭滨畋。

锦江回日应迢递,闻道秋来已到城。南省深沈春又锁,东楼怅望雨中情。河声欲转吞鼙鼓,山色初明照旆旌。别后新诗有多少,钟嵘那得为君评。

制芰亦不急,縕袍堪御冬。从渠抱枝槁,摵摵鸣霜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