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秋思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作品评述

《江岸秋思》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驱马傍江行,
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
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
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
无地可归耕。

中文译文:
驾马靠近江岸行,
乡愁逐步产生。
举起鞭子挥舞柳树的颜色,
无意中失去了蝉鸣的声音。

秋天的庄稼沿着长长的道路,
寒云围绕着古老的城池。
虽然家境贫寒,却遇到了丰收的时节,
却找不到土地去耕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江岸驱马行进时所产生的秋天思念乡愁的情感。诗人通过驾马傍江的场景,表达了自己的乡愁之情。他举起鞭子挥舞时,柳树的颜色在秋天的风中摇曳,但他却无意中失去了蝉鸣的声音,这暗示了他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苦。

诗中的秋稼和长道,寒云和古城,构成了一幅富有秋天氛围的景色。秋稼象征着收获和丰收,而长道和古城则代表了岁月的长久和历史的沉淀。诗人描述了家境贫寒,却遇到了丰收的情景,却找不到土地去耕种。这反映了诗人的无奈和无依,也暗示了社会底层人士的困境和无处安身之苦。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岸景色和诗人内心的乡愁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个人遭遇的叙述,诗人表达了对家乡和丰收的向往,以及社会底层人士的无奈和困境。这首诗词以其真实而深刻的表达,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灵,并引发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功绩精妍世少伦,图时就倍用心神。不知草木承何异,但见江山长带春。云势似离岩底石,浪花如动岸边苹,更疑独泛渔舟者,便是其中旧隐人。

雪中重寄雪山偈,问答殷勤四句中。本立空名缘破妄,若能无妄亦无空。

水波一带隔秋城,不许尘埃接地生。浓露渐成红蓼色,野风添作小松声。客来喜自开楼锁,病去逢人语药名。闲意却多官意懒,帝人传说似渊明。

白发三朝执戟郎,赐骸偶值岁丰穰。村东已种千畦麦,舍北新添百本桑。

诸佛降生,鼻直眼横。打与狗吃,据令而行。汉通正法眼,日午打三更。

天巧由来不露机,冰澌剪出万花飞。琼珰似识汉川女,瑶瑟更逢湘浦妃。

绀云分翠隆蹉丝,玉线界宫鸦翅。露冷蔷薇晓初试。淡匀脂,金篦腻点兰烟纸。含娇意思,殢[1]人须是,亲手画眉儿。

带郭人烟少,通村径路微。水光浮栋宇,野色动窗扉。小树无重数,前山不合围。艰危邻虎窟,奔迫诡牛衣。白舫意何适,丹枫看即稀。西园小茅屋,知复几时归。

萧萧晚风起,孤舟愁思生。蓬窗一萤过,苇岸数蛩鸣。老大畏为客,风波难计程。家人夜深语,应念客犹征。

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释老非。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

春光容与晓风高,花映金涂见羽毛。莫讶绿杨留不住,内园新雨熟含桃。

晚泊江湾平处。楚楚苹花自舞。风翦雨丝轻,江上潮生船去。看取。看取。湿橹不惊鸥鹭。

远适庐陵郡,重江去不穷。全家片帆底,三月怒涛中。

露下凉生簟,无人月满庭。难闻逆河浪,徒望白榆星。树绕孤栖鹊,窗飞就暗萤。移时宿兰影,思共习芳馨。

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南台便黯然。人夜更歌金缕曲,他时莫忘角弓篇。三年不顾东邻女,二顷方求负郭田。我欲归休君未可,茂先方议斸龙泉。

相送江亭暮,尊空客渐稀。杨花不解别,到处逐君飞。

霓裳浅艳来何处。不是闲云雨。雪苑旧精神,燕席吟窗,昨夜生轻素。阑珊岂是东风妒。惜暗香分付。香在玉清宫,不惹年华,只带春寒去。

直出直入,直行直坐。直禅上人,直须恁麽。本自圆成,不立功课。饥来吃饭,寒来向火。不在瞿昙,非干达磨。拟心思量,返遭殃祸。我说是言,已招口过。明眼人前,一场话堕。请事斯语,无忘骨剉。

承恩借猎小平津,使气常游中贵人。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夫子卧古屋,趣敌岩谷深。六籍环一身,口诵头不簪。瘦碧久去眼,寂寞清风心。朝思荫之醉,暮思绕以吟。秋空碧新弄,无处停幽禽。安得青玉枝,来作半亩阴。终朝对几榻,岁寒结知音。於焉傲富贵,追踪晋贤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