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獭桥湖

圩路抨弦白,圩沟夹柳青。
藻明潜拨剌,日暖冻蜻蜓。
只个新茅店,分明是水亭。
行来惟恐尽,览处不容停。

作品评述

《过獭桥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獭桥湖上的一次旅行。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圩路抨弦白,圩沟夹柳青。
穿过圩路,弓弦般的白色在眼前闪耀,圩沟两旁的柳树嫩绿欲滴。

藻明潜拨剌,日暖冻蜻蜓。
湖水清澈见底,水中的水草隐约可见,阳光温暖,冻结的蜻蜓在湖面上飞舞。

只个新茅店,分明是水亭。
只有一座新建的茅草屋,看起来像是一个供人休息的亭子。

行来惟恐尽,览处不容停。
行走过来,只是担心时间不够,欣赏的地方太多,不舍得停留。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獭桥湖的美景。作者通过描写圩路、圩沟、柳树、湖水和茅草屋等元素,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宁静和美丽。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白色与绿色、明亮与冻结、新与旧等,使诗意更加丰富。整首诗以行走的视角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时间的珍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能够体味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八都上将近平戎,便附輶轩奏圣聪。三接驾前朝觐礼,一函江表战征功。云间阆苑何时见,水底瑶池触处通。知有殿庭馀力在,莫辞消息寄西风。

琳崖盘玉霄,彩翠接步武。云霞不可画,泉石固难谱。神幢逾百寻,帝辙历万古。灵瀑谁与穷,长飞六时雨。

千林摇落见孤芳,销得诗人赋拒霜。高压菊花还独步,静窥池水试新妆。自怜衰病追欢懒,忽睹骚吟引兴长。何必採江重比并,佳名艳色正相当。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行李秋将老,停鞭日已西。深村见人少,孤寺与云齐。试问沾微禄,何如返故栖。鸡鸣不成寝,乘月下清溪。

碧落迢迢鸾路长,天风吹送桂花香。玉箫归去瑶坛上,罗袜寒深一寸霜。

桂花月亦灰,鹏枯海为陆。自我哭斯文,老泪几盈掬。故国忽春梦,故人复霜木。矫矫榆溆君,白首尚儒服。解后一写心,乾坤两眉蹙。无力能怒飞,有道欲私淑。忆游东浦云,马帐肯同宿。孤灯照寒雨,萧萧半窗竹。君器硕以方,有如舟万斛。斂华就本根,耆年谓可卜。昨别犹是人,今乃

萧条依白社。寂寞似东皋。学异南宫敬。贫同北郭骚。蒙吏观秋水。莱妻纺落毛。旅人嗟岁暮。田家厌作劳。霜天林木燥。秋气风云高。栖遑终不定。方欲涕沾袍。

不为鱼计伏藏深,鸣和奚惭鹤在阴。千里秋苗如普润,何妨信史一书霖。

闻道春深多物华,遥怜春日思无涯。烟涵树色相依好,山拥溪流一带斜。休问主人先看竹,只随渔臾便逢花。凭谁画得当时境,持去江南细与夸。

柏水为粮处疗饥,春江千里正逶迤。应知偃鼠归休地,不在神龙起蛰时。

杜鹃声劝不如归。……蹙损远山眉。

家在琼崖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夜来梦趁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

小霁卧观书,凉轩夏簟舒。天青印鸟迹,云黑卷犀渠。新月来高树,清风转广除。雨师真解事,一为洗空虚。

公弭江西节,侬横南浦舟。相逢便金石,一别几春秋。问讯频黄耳,归休各白头。丰碑那忍读,未读涕先流。

缥缈惊春梦,铿轰送晓声。敲烟出野寺,催月下山城。窗映东方白,灯留半壁明。隐然馀韵在,群动已营营。

白发苍髯五老人,德虽不孤世无邻。松风忘味同戴舜,梅雨蒙头非避秦。筑亭风流二千石,此老入谒官不嗔。一樽相对是宾友,学得养生通治民。

既晴安得雨霏霏,百道流泉落翠微。侧帽试看绳引处,破烟千点湿人衣。

伐彼槎蘖枝,放于冰雪浦。游鱼趁暖处,忽尔来相聚。徒为栖托心,不问庇庥主。一旦悬鼎镬,祸机真自取。

白日殆欲寝,黄花能起予。妙香来枕上,正色立霜余。护外劳编竹,培深更荷锄。收功归我枕,洗眼读残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