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可惜(其二)》
拼音和注音
chū chù yīn chóu dí , píng shēng liè shì xi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出处:〈动〉出仕和退隐。
平生:(名)①一生;终身:了却~之愿。②平素;从来:他~滴酒不进。
烈士:(名)①为正义事业和国家死难的人:革命~|~陵园。[近]先烈|英烈。②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暮年,壮心不已。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出处因雠敌,平生烈士雄。
道孤难自立,才拙易为穷。
众鸟啁啾里,文鸾困抑中。
江潭思见放,复守蕙兰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