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白纻舞歌(其一)》
拼音和注音
luó xiù liáo rào mǎn zhōng táng , yǔ zhì biàn huà wú héng ch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堂:1.正中的厅堂。2.庭院。3.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书画。
缭绕:(动)回环旋转:炊烟~|歌声~。[近]萦绕。
变化:(动)①事物的性质、形态变得与原来不同:~多端|情况不断~|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随着~。②事物产生的新情况:这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
无恒:无恒wúhéng没有恒心,不能持久
恒常:1.常规。2.常常;经常。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华镫参差月舒光,笛箫笙竽琴瑟张。
馆娃窈窕夜未央,西施起舞属吴王。
白纻飒沓零繁霜,浮云绰约凝且翔。
将绝复引歌为长,回身急入促管藏。
扬跗摩趺匝洞房,流风徘徊生绣裳。
答桴应节蹈鼓行,挺钗欲堕复不遑。
罗袖缭绕满中堂,与志变化无恒常。
诸工竞写忽已忘,迁延就次进羽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