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二首

吾宗本郊居,勤俭压几世。
礼失于野求,力耕真吾事。
古称识时务,必在贤与智。
用贻厥孙谋,无为忽去此。
去此亦不难,安居亡所恃。

作品评述

《卜居二首》是宋代赵友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吾宗本郊居,
勤俭压几世。
礼失于野求,
力耕真吾事。

古称识时务,
必在贤与智。
用贻厥孙谋,
无为忽去此。

去此亦不难,
安居亡所恃。

第二首:

安居亡所恃,
遗迹亦复何?
荒田竞犬马,
闲地争花鸟。

劳形伤族类,
虚名负衰道。
亲老困飢寒,
远游空为好。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和勤俭节俗的赞美,并倡导子孙后代继承这种优良传统。以下是对该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卜居二首》的第一首描述了作者的家族世代居住在农村,并以勤俭为家训。作者认为在乡野生活中,礼仪之道会被保持得更为真实,力争耕作也是他真正的事业。他引用古人的观点,认为识时务的人必须具备贤德和智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子孙后代谋福利,不愿意辜负这种责任和期望。

第二首则表达了作者对安居乐业的向往和对繁忙都市生活的厌倦。他认为安居是无所依靠的,而繁忙的城市生活只会留下空虚的遗迹。他描述了农田被犬马竞争、闲地上争夺花鸟的景象,暗示了都市中繁忙和竞争所带来的劳累和伤害。他认为名利虚浮,背离了正道,老人和贫困者受困于饥寒之中。相比之下,他认为远离喧嚣,安享宁静是上上之选。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赞美和对繁忙都市生活的反思。他认为勤俭和传统的价值观是守护家族的精神支柱。诗中的意象和对比,以及对安居和远离喧嚣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充满了深情和对真实生活的思考,通过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诗词推荐

衣冠尚作闲身祟,梁肉终非退士宜。惟有褐裘井豆饭,尚能相伴到期颐。

苍苍一林石,零散少存者。分携多子孙,不胜落田野。虚堂有天就,乃在绝壁下。存者宁非真,散者亦已假。相君久藏山,远客初击马。幽玩埋莓苔,孤嘀坐梧槚。方咏兹游清,未敢泥风雅。

石上苔芜水上烟,潺湲声在观门前。千岩万壑分流去,更引飞花入洞天。

千里龙沙失旧荒,四来云物助苍凉。直疑见月应无影,未必因风始解狂。枉费铅华□楚女,不禁汤饼试何郎。回中自是人间世,怊怅龟台去路长。

清晓移舟及暂晴,水花明媚照娉婷。银筝玉柱纤纤手,翻得新声醉里听。

雪欲漫天落,云初著地垂。臂鹰过野健,走马上冰迟。公子多论酒,骚人自咏诗。都无少年意,只卧竹窗宜。

高阳狂生六十馀,入谒自通臣博徒。刘季嫚士如庸奴,对客濯足以两姝。生云足下扶义初,奈何不礼长者乎。隆准一笑延坐隅,与随何辈载后车。刻六国印识尤迂,向微留侯几误渠。胡雏闻人说汉书,千载而下犹揶揄。掉舌所得良区区,投身沸鼎何其愚。呜呼!博徒果不贤腐儒。

分竹守南谯,弭节过梁池。雄都众君子,出饯拥河湄。燕谑始云洽,方舟已解维。一为风水便,但见山川驰。昨日次睢阳,今夕宿符离。云树怆重叠,烟波念还期。相敦在勤事,海内方劳师。

对面雨来山欲移,援毫我亦赋新诗。扁舟纵是促行去,不废小亭筇一枝。

画檐鸣雨早秋天,不喜新凉喜有年。眼里香粳三万顷,寄声父老共欣然。

秦国功成思税驾,晋臣名遂叹危机。无因上蔡牵黄犬,愿作丹徒一布衣。

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绿渐稠。把酒尊前逢盛旦,凝眸。十里松湖瑞气浮。功业古难侔。宜在凌烟更上头。彩色□闲浮喜气,风流。千岁三公

尘压鸳鸯废锦机,满头空插丽春枝。东邻舞妓多金翠,笑剪灯花学画眉。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玉骨清癯怯素妆,春风一醉九霞觞。绿房午夜娇云暖,不梦梨花梦海棠。

天道虽远,人心匪殊。内直不欺,与天为徒。对越无愧,陟降恒俱。祝史陈言,曾非矫诬。桑林之祷,金縢之书。至诚感通,如鼓应桴。神人以和,大信以孚。不勉不思,自止于符。天有常道,人无异涂。志斯一矣,天其远诸。大道既漓,人心日渝。背天从欲,覆族亡躯。作善降祥,为恶速

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主人酒令来无穷,恍然堕我醉乡中。草间蛙声忽三两,似笑吾人悭酒量。只作蛙听故自佳,何须更作鼓吹想。尚忆同登万石亭,倚栏垂手望寒青。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饮竹不喜。

退之落齿感慨,子春伤足悲哀。遗体有所受也,败面岂不痛哉。

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思深含别怨,芳谢惜年催。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