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望月寄沈学士

一川如画敬亭东,待诏闲游处处同。
天竺山前镜湖畔,何如今日庾楼中。

作品评述

宛陵望月寄沈学士

一川如画敬亭东,
待诏闲游处处同。
天竺山前镜湖畔,
何如今日庾楼中。

译文:
在宛陵望月给沈学士

一条宛如画卷的江流,敬亭山在东边,
我在等待皇帝的诏书时,随处漫游,
天竺山前的湖水像一面镜子,
如今,庾楼中的你又何等光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赵嘏写给沈约(字学士)寄托情怀之作。赵嘏用宛陵的美景以及沈约的身份和才华来表达对他的敬仰和羡慕之情。

第一句“一川如画敬亭东”描绘了宛陵的美景,江流宛如一幅画卷,而敬亭山耸立在东边。以江流和山峰作背景,为后文的情感表达提供了一个美丽的环境。

第二句“待诏闲游处处同”表达了赵嘏等待皇帝的诏书时的心情。待诏的时候,他感到自由自在,随处游玩,无拘无束,与沈约处境相同,都是自由自在的闲汉。

第三句“天竺山前镜湖畔”描绘了天竺山前的湖水,它像一面镜子一样平静而清澈。这里可能是指沈约的住所附近的湖泊,宛如仙境一般美丽安宁。

最后一句“何如今日庾楼中”是赞美沈约的才华和地位。庾楼可能是指沈约的居所,赵嘏向沈约表达了对他的钦佩和羡慕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赵嘏对沈约的敬仰和羡慕之情,通过描绘美景和对沈约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登进士弟。大中间,仕至渭南尉卒,嘏为诗赡美,多兴味,杜牧尝爱其“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吟叹不已,人因目为赵倚楼。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今合编为二卷。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武宗会昌中登郑言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使介直登双御阁,州符就领五蛮溪。争雄白鹊临崖斗,忆子玄猿绕涧啼。

塞上蕃僧老,天寒疾上关。远烟平似水,高树暗如山。去马朝常急,行人夜始闲。更深听刁斗,时到磬声间。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翻飞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侧听长须得好音,笑谭已复替呻吟。逃知二竖今无地,仇想三彭亦就禽。定免带围忧沈约,可须檄手待陈琳。尚须十日安岑寂,酒圣诗愁恐未禁。

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水暖鸳鸯渡,风寒燕燕楼。桃根与桃叶,都在曲江头。

暑雨茅柴熟,秋风淮白肥。留连阮校尉,何日跨驴归。

紫玉盘盛碎紫绡,碎绡拥出九娇饶。却将些子郁金粉,乱点中央花片梢。叶叶鲜明还互照,婷婷风韵不胜妖。折来细两轻寒里,正是东风折半包。

勋业悠悠未可贪,直须随处酌醺酣。君知仕路三无愠,我与人情七不堪。闻借朱衣为别乘,想回青眼忆高谈。东风尚有西行约,甬水桥边定解骖。

高寒户牖,虚白尊罍,千山尽入孤光。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平生此兴不浅,记当年、独据胡床。怎知道,是岁华换却,处处堪伤。已是南楼曲断,纵疏花淡月,也只凄凉。冷雨斜风,何况独掩西窗。天涯故人总老,谩相思、永夜相望。断梦远,趁秋声、一片渡江。

丹青百丈鹅溪绢,缥轴南郊大礼图。官隶威仪犹是汉,山河风景已非吴。秋阴汾水年年雁,月黑连昌夜夜狐。辇路莫惊荒草暗,鮧膏灯灭出金凫。

昔人有意久经营,极望寒芜远更平。三国旆旌群鹊散,六朝楼阁一鸠鸣。雪消晴嶂沉孤垒,风打寒潮入废城。多少怨魂销不尽,草根烧断又还生。

闻道机心不下鸥,丈夫乃不为身谋。人间信有城门犬,江浒非无夜半舟。塞上马来还反掌,扬州鹤去又从头。茫茫世事谁能料,未尽棺前卒未休。

老眼盾花兴未厌,不知头上雨廉纤。流莺浪语春风恨,谁拗花枝插帽檐。

行吟坐想午忘饥,剔尽青灯睡失时。唐宋以来多作者,姑为汉魏补梅诗。

张率东南美。刘孺洛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感极都无梦,魂销转易惊。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怅望临阶坐,沉吟绕树行。孤琴在幽匣,时迸断弦声。

凉露清蝉柳陌空,故人遥指浙江东。青山有雪松当涧,碧落无云鹤出笼。齐唱离歌愁晚月,独看征棹怨秋风。定知洛下声名士,共说膺门得孔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