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送石舍人

予告西还上宠优,辉华行李照亭邮。
内朝簪橐虚严直,故国山川想旧游。
一去秋光连栈道,及归春色动皇州。
眼看景物皆清绝,定有佳章到处留。

作品评述

《又送石舍人》是苏颂所作,他是宋代的文学家和科学家。这首诗以描写作者送别石舍人为主题,表达了离情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我告诉西方的朝廷我要归去,辉煌的行李照亮了邮亭。
皇宫内的簪子和包袱都空空如也,我怀念着我的故国山川和以前的游历。
一去不复返的秋光还连着山间的小路,回来时春色已经在皇州动荡。
我看着四周的景物都如此清丽绝妙,必定会有美好的篇章遍布各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离别之情。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告别石舍人的场景,表达了自己要返回故乡的决心。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过去旅途的怀念和对家乡山川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的秋景和春色的对比,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变化,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期待和希望。

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心情和回归故乡的决心。他描述了行李辉煌的情景,显示了他的身份地位和被上宠待遇的特殊经历。然而,他内心的空虚和对故乡的思念却使他决定回归。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望,相信自己回到故乡后会有更多美好的事物等待他。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首诗以其深情和直接的表达方式,将读者带入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离乡背井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公到层轩雪已残,萧林素节晓相看。山融爱日酥千点,地接顽云缟万端。曾有金樽开兔苑,况无铁甲戍桑乾。清风落纸成佳句,身世浑疑在广寒。

漫道樽中酒不空,歌呼谁解和衰翁?可怜小竖如猱玃,却有平阳吏舍风。

释迦悭,迦叶富。欺负乎人,夸张莽卤。五天不纳到支那,塞壑填沟无避处。无避处,不遮护,汲兴相逢,如涂毒鼓。直须亲切一回来,莫似邯郸学唐步。

好风明月,共芙蕖、占作人间三绝。试问千花还□□敢与英姿同列。一曲千钟,凌云长啸,舒放愁肠结。人生易老,莫教双鬓添雪。回首蝇利蜗名,微官多误,自笑尘生袜。争似玉人真妩媚,表里冰壶明洁。露下寒生,参横斗转,又听胡笳发。夜阑人静,一声清透云阙。

登岩背山河,立石秋风里。隐见浙江涛,一尺东沟水。

青灯照我梦城西,坐上传觞把菊枝。忽忽觉来头更白,隔墙闻语趁朝时。

我家堂屋前,仰视大茅巅。潭静鸟声异,地寒松色鲜。人眠瓮牖月,鹿饮竹门泉。多愧邻高隐,无成又一年。

频年水国饫鲑鱼。

忍却清寒得得来,不堪骑吏苦相催。鴈穿银色界中去,人到水晶宫里回。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不多情 一作:悔多情)

旌旗晓过大江西,七校前驱万队齐。千里政声人共喜,三军令肃马前嘶。恩沾境内风初变,春入城阴柳渐低。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禁脔当年选尚初,难兄辞宠意何如。裕陵遗旨知难改,元佑湛恩信有余。今日犹存卯君笔,向来谁造粉昆书。韩门世宝宜无坠,史有遗文尚取诸。

琵琶宫调八十一,旋宫三调弹不出。玄宗偏许贺怀智,段师此艺还相匹。自后流传指拨衰,昆仑善才徒尔为。澒声少得似雷吼,缠弦不敢弹羊皮。人间奇事会相续,但有卞和无有玉。段师弟子数十人,李家管儿称上足。管儿不作供奉儿,抛在东都双鬓丝。逢人便请送杯盏,著尽工夫人不知。

歌凤平生类楚狂,山城迟暮得深藏。洗春雨过清阴合,掠水风生绿藻凉。晨几砚凹涵墨色,午窗杯面聚茶香。功名到手浑闲事,此兴他年未易忘。

切切松上风,齿齿泉下石。零露晓沾衣,童山夜升液。

高者为山,坳者为壑。为烟为云,渺渺漠漠。水鸟树林,人家聚落。骑者何之,舟者未泊。三尺纸上,万象交错。天机自然,神惊鬼愕。呜呼,此吾故人野塘苏元龙之墨迹,中有石屏老泪痕,又与野塘添一笔。

忽解羊头削,聊驰熊首轓。扬舲发夏口,按节向吴门。帆映丹阳郭,枫攒赤岸村。百城多候吏,露冕一何尊。

心熟家山梦不迷,孤峰寒绕一条溪。秋窗觉后情无限,月堕馆娃宫树西。

弱弱本易惊,看看势难定。因风似醉舞,尽日不能正。时邀咏花女,笑辍春妆镜。

龙蟠虎踞,朝楚暮秦,世路艰蹇。夕阳淡淡余晖,阊阖九重天远。千秋万古,先天消长图深,何人解识兴亡本。夜鹤渺翩翩,尽平林鸦满。萧散。不须黄鹤,遗书不用,洪崖相挽。苍狗浮云,平日惯开青眼。拟将书剑,西山采蕨食薇,自应不属春风管。只恐汝山灵,怪先生来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