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臣学士侍郎以东馆庭梅昔翰苑之毫末今复半枯…攀和

忆见萌芽日,还怜合抱时。
旧欢如梦想,物态暗还移。
素艳今无几,朱颜亦自衰。
树将人共老,何暇更悲丝。

作品评述

诗词:《鼎臣学士侍郎以东馆庭梅昔翰苑之毫末今复半枯…攀和》
朝代:唐代
作者:汤悦

《鼎臣学士侍郎以东馆庭梅昔翰苑之毫末今复半枯…攀和》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是汤悦。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鼎臣学士侍郎在东馆庭院中,曾见过嫩芽初萌的那一天,如今又看到了它们合抱丰盈的时候。
往日的欢乐如同梦幻,物态也逐渐变暗。
曾经素雅艳丽的花朵如今已经稀少,原本红润的容颜也逐渐衰老。
树木与人一同衰老,何必再去悲伤丝丝寒暑之变。

诗意:
这首诗以东馆庭院中的梅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物态变化的思考。诗人回忆起梅花初开时的嫩芽,以及如今梅花已经长大且半枯的景象,从而引发对旧时欢乐和美好事物的怀念。诗中描述了梅花的颜色逐渐减退,与人的衰老相互映衬,同时提出了一个反问,即为什么要忧虑世事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象征,通过描绘梅花的生长过程和变化,寄托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物态变迁的感慨之情。诗人以寥寥数语,展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无常,同时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梅花被赋予了象征性的意义,代表着坚韧、淡泊和自我超越。通过梅花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变迁的深邃感悟。

整首诗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以及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诗词充满了哲理和感情的内涵。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也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即以自然景物为主题,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衰老和人生的无常,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作者介绍

汤悦,即殷崇义,陈州西华(今属河南)人。文圭子。南唐保大十三年(九五五)进士(明万历《池州府志》卷三)。官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入宋,避太祖父名讳,易姓名爲汤悦。尝预修《太平御览》。《南唐书》卷二三、《十国春秋》卷二八有传。今录诗六首。

诗词推荐

客愁常突兀,今夜灯花生。虽知无喜报,愁亦暂时平。解襟成独寝,留灯待天明。喜固不可求,客心恒畏愁。

蝉鬓惊秋华发新,可怜红隙尽埃尘。西山一梦何年觉,明月堂前不见人。玉钩风急响丁东,回首西山似梦中。明月堂前人不到,庭前一夜老秋风。

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洒疏朝市,不要崎岖隐姓名。尽日观鱼临涧坐,有时随鹿上山行。谁能抛得人间事,来共腾腾过此生。

霜後黄花顿不中,独余白菊斗霜浓。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

山河镜上尘,猕猴背苦辛。参玄识得镜,了了见方亲。

天垂叠巘翠相交,风展文漪碧半篙。胜日难逢宜乐此,好山多买不为饕。了无叹息同登岘,忽有会心如有濠。更看溪光山色里,红霞蒸起万株桃。

碧玉上官妓,出入千花林。珠被玳瑁床,感郎情意深。

琅然笑语响空山,两袖清风倚曲栏。木落顿惊秋色迥,竹高先觉晚西寒。年华流水声中去,世事浮云影里看。载酒登临真解事,人间不似醉乡宽。

几日无书,举头欲问西来燕。世情梦幻。复作如斯观。自叹人生,分合常相半。戎虽远。念中相见。不托鱼和雁。

云片飞扶万嶂东,晴痕驰道破鸿蒙。横斜麦陇吹烟碧,高下花枝脱雨红。支遁买山同夙愿,橐驼种树有新功。楼栏对酒莺传句,哦立寒阳两秃翁。

形影相随一病身,穷愁忽忽又经春。为传车辙来何自,知是君存寂寞滨。

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

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室内妪貌丑。中叟前置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莫厌通宵坐,贫中会聚难。堂虚雪气入,灯在漏声残。役思因生病,当禅岂觉寒。开门各有事,非不惜馀欢。

成均冷坐穷吞纸,额叩龙墀滨九死。背负琴书偶生还,赖有春风满故里。故里渺居天一隅,因仍蔓草不堪除。多谢先生肯游刃,号令雷霆一扫驱。旧弊忽消新庆长,老稚相携纷击壤。坐使牛蹄一泓中,九万共抟羊角上。只恐朝廷急英雄,割鸡不用烦屠龙。政须太山来压卵,金阙唤回小令公。

好山多处说严陵,官事閒时定一登。野寺岂无僧十百,爱僧须是爱诗僧。

凉风不肯来,偃蹇如相要。悠悠天地间,舍我从谁邀。

我来秋浦政逢秋,梦里曾来似旧游。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问著州尼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粤藤玉板泽於脂,歙婺隃糜理胜犀。归日锦囊诗几许,七闽当有数千题。

篱门一徙倚,今夜天星繁。独立人世外,唯闻涧水喧。丛薄凝露气,群峰带春昏。偷生亦聊尔,难与众人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