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仲一北湖十咏·宜雨亭

看花只为雨愁人,一片才飞减却春。
独此得春无尽藏,每於愁外见精神。

作品评述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宜雨亭》是宋代诗人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宜雨亭以及与之相关的景物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雨的期盼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看花只为雨愁人,
一片才飞减却春。
独此得春无尽藏,
每於愁外见精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宜雨亭为背景,通过描绘看花为了雨而忧愁的人,以及花瓣在雨中凋谢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期待和思念。诗中提到的宜雨亭是一个避雨的地方,暗示着诗人对雨水的渴望。

诗词描绘了春天中的花朵,但诗人关注的焦点并非花的美丽,而是他们对雨水的渴望。诗中的“看花只为雨愁人”表达了诗人对雨的渴望和不安,他们希望雨水的降临可以滋润花朵,使春天更加美好。而“一片才飞减却春”则描绘了雨水的缺乏导致花瓣凋谢,春天的气息逐渐减少。

然而,在这片凋谢和渴望之中,宜雨亭成为了诗人独自感受春天气息的地方。诗中的“独此得春无尽藏”表达了诗人在宜雨亭中获得春天气息的独特感受,这种感受超越了外界的愁苦和焦虑。每次来到宜雨亭,诗人都能看到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精神代表了希望和活力。

整首诗词通过雨水、花朵和宜雨亭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雨的期待和思念,以及对春天气息的追寻。诗人通过宜雨亭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展示了他在愁苦之外寻找到的精神寄托。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传达给读者,让人感受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湖口西江外,庐山已目前。太虚藏不极,彭蠡浸无边。五老宁行地,香垆自供天。芝田隔人世,应有读书僊。

自看和酿一依方,缘看松花色较黄。不分君家新酒熟,好诗收得被回将。

中古风俗醇,田野多贤人。沮溺识孔丘,渔父辞伍员。后世多薄俗,往往妖孽作。小则为胜广,大则为莽卓。物坏虫生之,俗坏奸生之。古道日已远,呜呼其可悲。

少陵不赋海棠诗,留得风流相国词。闻种锦窠三百本,春风才起蜀人思。

蓐食鸣鸡晓,空山啼鸟春。远钟何处寺,残月独行人。书剑嗟黄发,江湖起战尘。南游未得意,北望正伤神。

且喜屋无穿隙雪,未愁漏尽满靴霜。纸帏布被从牢落,赖有希牙齿颊香。

霸业锁沈烟树浓,吴王台殿梵王宫。羽廓人去土花碧,香径僧归秋叶红。飓母射岩风动地,蛟精徒穴雾迷空。明朝江郭重回首,寺在翠微苍霭中。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衢婺徽严水固豪,其如所至与山遭。当难进处虽回避,到不平时辄怒号。出峡冲开崖脚阔,迎潮激起浪头高。乘风终作归墟去,略涌三山驾六鳌。

索索风叶响,寒生秋夜深。閒思千古事,虚费一生心。命薄谋多拙,年衰病易侵。黄粱今梦觉,高枕卧山林。

雪径封寒蝶未知,暗香谁遣好风吹。野桥漏泄春光处,正是横斜一两枝。

春过日初永,睡余人未忺。露花心翼翼,风叶喜沾沾。殿后蜂寻穴,怀归燕语檐。垂杨在何处,落絮点疏帘。

马山侗。马山侗。与个丘仙和不同。心交有始终。合西东。合西东。慧目相看别有功。时时现内容。

浣纱寂不好,辛苦触战箭。东施无丽质,安稳嫁乡县。

一檐冬日送清温,疏竹萧萧覆短垣。来就老僧同曝背,不妨危坐默无言。

虽出自貂蝉,清贫雪满颠。若无愧简后,一似布衣然。读久遗编绝,藏深拱璧全。悲乎如此士,不贵又无年。

公看鱼跃与鸢飞。鹤胫虽长断则悲。世事不容人苦较,秋风自有叶先知。青奴难免交新绝,素扇宁须手自持。宋玉赋篇送未达,不如老子笑成诗。

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泥秧水畦稻,灰种畲田粟。

归路江南远,对杏花庭院,多少思忆。盼到重来,却香泥零落,旧巢难觅。一桁疏帘隔,清谁问、红楼消息?想画梁、未许双栖,空记去年相识。  此日。斜阳巷陌。念王谢风流,已非畴昔。转眼芳菲。况莺猜蝶妒,可怜春色。柳外烟凝碧。经行处、新愁如织。更古台、飞尽红英,晚风正

鼻之柔也,以绳牧之。心之柔也,以道牧之。纵而不蹊人之田,其谁早服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