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眺

病眸犹远眺,惟恨鬓霜侵。
稻色云连亩,桂香风满襟。
野桥横落照,晚磬出幽林。
牧笛数声外,明霞襯碧岑。

作品评述

《晚眺》是宋代诗人卫宗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弱之人在黄昏时分远眺景色的情景。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上,我凭病弱的双眼远远地望着远方,只可惜我的鬓角已被霜雪侵袭。稻田的颜色像云一样连绵无尽,桂花的香气如风一般弥漫在我的衣襟上。野桥横在落日的余晖下,晚钟声从幽深的林中传来。牧童的笛声时而飘荡在远处,明亮的霞光映衬着青天上的山峰。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色和情感表达了病弱者内心的寂寥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作者以病弱之身,用远眺山水的方式来抚慰自己的心灵,表达了对生活中种种痛苦和困难的不屈与坚持。

诗中的景色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描述稻田的颜色、桂花的香气、野桥的景象和晚钟的声音,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画面。这些景物与病者内心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另外,诗中的牧笛声与明霞的描绘,给人一种寂静而宁谧的感觉。牧笛的声音在山野间回荡,与晚霞的余晖相映成趣,使整首诗的氛围更加宁静、恬淡。这种平和的氛围与作者身处的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美好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视。

总的来说,卫宗武的《晚眺》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病弱者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希望的追求。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情感表达,使人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温暖,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作者介绍

卫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理宗淳祐间曾爲朝官,出知常州。未几,“自毘陵投绂归垂三十载”(本集卷五《刘葯庄诗集序》)。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年逾八十。有《秋声集》,都爲退居后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张之翰序。 卫宗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馆臣漏辑诗三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舟渡金山过广陵,湾头略可计淮程。回瞻建业祥烟绕,北望长安落日明。野旷春农虚地力,霜清晓角动边声。中原雠耻非难复,子弟皆思死父兄。

莲岳三征者,论诗旧与君。相留曾几岁,酬唱有新文。翠窦容闲憩,岚峰许共分。当年若同访,合得伴吟云。

旷朗秋天迥,岭云依树消。飞飞归鸟急,去去广川遥。鸿鹄本难畜,松筠常后凋。谁为招隐赋,岁暮独难聊。

道人何为者,阳狂时放言。宝塔昔所构,铁券今尚存。漫浪难究悉,孰知彼根源。草庵劣容膝,俯仰拳肩跟。无食辄行乞,一饱常闭门。尔来二十年,未尝变寒温。嗟哉岂徒然,此意未易言。偶来一笑喜,但恐笑我昏。

南漪杜鹃天下无,披香殿上红氍毹。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阆苑归西湖。

冰雪肌肤不受尘。脸桃眉柳暖生春。手搓梅子笑迎人。欲语又休无限思,暂来还去不胜颦。梦随胡蝶过东邻。

积雨荡阑暑,一凉才有望。夜气入灯花,细影摇书幌。枫叶飞红薄,梦到吴江上。孤笛过蒹葭,鲈鱼出烟浪。觉来空惘然,猿子啼青嶂。

隋朝旧寺楚江头,深谢师僧引客游。空赏野花无过夜,若看琪树即须秋。红珠落地求谁与,青角垂阶自不收。愿乞野人三两粒,归家将助小庭幽。

一日寒暄自不同,绣帘下却护轻风。杨花可是多情思,飞入船中落酒中。

叮咛损君德,无言真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横画工夫想未全。双双文彩羽仪鲜。和鸣偕老是天然。暮雨并深流细草,暖风交颈傍清涟。羡他真个好因缘。

捧檄垂三考,还家甫一旬。风云千里志,露电百年身。讲席辞多士,帷堂泣老亲。三生有遗恨,五福少全人。

东海西边西海南,芦花袅袅水漫漫。谢郎犹自不知处,莫作寻常洲渚看。

壮士血相视,斯人已云亡。哀哀失木狖,夜深经战场。

告以祸患,其使知惧。无俾蹉趺,以陷罪罟。

仲春乃积雨,和景良未舒。园林阻幽步,块坐守温炉。中庭下水鸟,隙地长寒芜。流红委花外,渟碧涨池余。商羊未悔祸,椒醑屡传巫。岂惟政无补,多惭诚未孚。农事滞南亩,土功隳败圩。悠哉欲何奈,浊酒且为娱。

平生陋质写难真,画史挥毫妙入神。瘦似休文宁复健,寒如东野故应贫。尘埃自笑双蓬鬓,泡影俄惊两幻身。从此山林皆独往,定无勋业上麒麟。

石骨分开四角稜,日华磨透镜光明。水流圆折仍方折,忽作铿然戛玉声。

年来年去,去来不动乾坤。岁旧岁新,新旧一般时节。苍卞山风骨自露,太湖水彻底无波。冷冷落落,哆哆和和。门外雪消春水滑,庭前玉立桂婆娑。

千载归来辽海东,江山如旧里闾空。时平未觉身难遇,学赡依然说不穷。着绣昼行真细事,一车磬折得深衷。圣朝未有徐州相,剩作功名跨数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