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白(一作白首)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
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作品评述

《垂白(一作白首)》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
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老年的冯唐和年轻的宋玉,他们在清秋时节的不同感受。诗人通过对冯唐和宋玉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中还包含了对困境、无家可归以及疾病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赏析:
1.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诗人通过冯唐和宋玉的对比,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冯唐已经年老,垂白如霜,而宋玉则是年轻的形象。清秋的景色增添了一丝忧伤,宋玉感到悲伤,可能是因为他意识到了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2. "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这两句描述了环境的变化。江水嘈杂,使得诗人难以入眠,而楼阁则在时光的推移中孤独地变换着位置。这种环境的变化与人事的变迁相呼应,加深了诗中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3. "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困境和无家可归者的关切。诗人认为无论面对多少困难,他们的身体都无法得到真正的滋补,而那些没有家的人,即使身患疾病也无法离开,无法辞去他们的困境。

4.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逃避现实和沉溺于酒色的态度。诗人表示自己宁愿甘心陶醉于千日之久,也不愿写七哀诗,抒发自己的悲伤。这表明诗人对于应对困境的态度,他选择了逃避而不是直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老年和年轻人的对比、环境的变化、困境和逃避等多方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同时也关注了社会中困境和无家可归者的境况。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水满平湖香满路。绕重城、藕花无数。小艇红妆,疏帘青盖,烟柳画桥斜渡。恣乐追凉忘日暮。箫鼓动、月明人去。犹有清歌,随风迢递,声在芰荷深处。

锦幄醉荼_。狻猊暖、银蒜压烟霏。正韩范安边,欧苏领客,红芳庭院,绿荫窗扉。著句挽春春肯住,更判羽觞挥。金系花腰,玉匀人面,娇慵无力,娅姹相依。繁华都能几,青油幕、好与遮护晴晖。寄语东君,莫教一片轻飞。向温馨深处,留欢卜夜,月移花影,露浥人衣。只恐明朝西垣,

虎头一生信痴绝,虚名误人可多窃。萧速白发宁可贷,流浪红尘几时歇。三神山夐隔嚣纷,众君子聚莹冰雪。尘犀时接宝唾香,玄关要待玉{上竹下氐}掣。缅怀怀元佑载赓唱,谁为崇丘补亡缺。直庐竹帛不停披,酺池斋盂宁浪出。故都何在涉烟埃,湖山也自佳风月。拟结齐盟修故事,莫向深

白马披丝练一团,今朝被绊欲行难。雪中放去唯留迹,月下牵来祇见鞍。赂北长鸣天外远,临风斜坠耳边寒。自知毛骨还应异,更请王良子细看。

官驼鸣铎逐盐车,只见风尘不见花。空作江南江北梦,辛夷踯躅倚山茶。

病懒两相宜,閒吟九日诗。江山虽旧隐,泉石是新知。不分黄花老,从教乌帽吹。白衣浑未至,醒眼欲何为。

两世茕茕各一人,生来且喜事精神。欲教龆龀从师学,祗恐文章误尔身。但有犁锄终得饱,莫看纨绮便嫌贫。不知别后啼多少,苦问家僮说未真。

风外落花千万片,水边啼鸟两三声。无情惊起阳台梦,独倚閒窗看月明。

阑干掐遍等新红。酒频中。恨匆匆。投得花开,还报夜来风。惆怅春光留不住,又何似,莫相逢。月窗何处想归鸿。与谁同。意千重。婉思柔情,一旦总成空。仿佛么弦犹在耳,应为我,首如蓬。

雪霁下扬了,闲望江上山。山山如白玉,日照金孱颜。是时江水净,影落清镜寒。潮催庾信老,云送佛狸还。万古感心事,惆怅垂杨湾。

终身坚白表重阍,一粹真如玉不痕。能使齐侯归吊室,自应沛相奏题门。青天有眼临霜节,黄坏知心妥夜魂。不见鄞江八行史,叶夫人德长儿孙。

日照孤云作彩霞,帝乡风送去天涯。野人遥望归何处,万里峨嵋便是家。

肘后奇书懒更开,只今年鬓已相催。但闻方士腾空去,不见童男入海回。无药能留炎帝在,有人曾哭老聃来。醉乡一路差堪向,终拟刘伶冢畔埋。

旁舍箠楚息,小斋灯火同。犹贪诵诗发,未暇问人穷。笑我尉方暇,忆渠丞不聋。移官故相近,得句可邮筒。

尘外岧巉鹫岭宫,架虚排险出青红。林光巧转沧波上,海色遥涵白日东。夜静神龙听呪食,秋深苍鹘起搏风。连荆控蜀长江水,尽在回廊顾盼中。

奸雄乘乱谋称帝,不暇从容问传器。荀公死坐靳殊锡,文举诛因白畿地。金根曲盖乘五时,谬以踞火尤吴儿。悬知以鼠睨汉献,终欲搏噬如饥狸。吁嗟白日蒙浮云,豫州奋臂提孤军。虎熊争先气烈烈,鱼水相契情氲氲。赤壁端如肴二陵,於操犹或称其能。身在行间一交战,阿瞒始信河难冯。

眉间愁语烛边情,素手掺掺一握盈。艳福者般真羡煞,侍人个个唤先生。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清晓华芝度景阳,凝严又许对西厢。通宵客梦闻钧吹,几日朝衣带御香。东观图书经屡读,旧蹊桃李见新芳。三千文字皆奇册,饱死侏儒讵足量。

庐陵难做定何如,请年黟川朱大夫。秋月满怀春满面,视民如子吏如奴。万艘白粲何曾欠,百雉金城旧更无。归侍玉皇香案了,甘棠便是瑞莲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