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过旧游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
更欲洞霄为隐吏,一庵闲地且相留。

作品评述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过旧游》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生我已到杭州,
到处长如到旧游。
更欲洞霄为隐吏,
一庵闲地且相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杭州的怀念和向往,以及他对隐居的向往和对宁静安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前生我已到杭州",意味着他在前世就已经到过杭州,对这个地方充满了亲切感和熟悉感。"到处长如到旧游"表达了他重返杭州时的喜悦,感觉就像回到了旧时的游玩一样,充满了乐趣和愉悦。"更欲洞霄为隐吏"表示他更愿意隐居在洞霄山,过着隐士的生活,避开尘嚣和世俗之事。"一庵闲地且相留"则表达了他希望能够找到一片宁静的土地,安心地停留下来。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对杭州的深厚情感和他渴望隐居的心愿。他通过描绘自己"前生已到杭州",以及在杭州的感受,将自己与这个地方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中的"到处长如到旧游"表达了他对杭州的熟悉和亲近,给人一种亲切感和欢愉感。他希望能够在洞霄山隐居,远离尘嚣,过上安逸的生活。最后的"一庵闲地且相留"则展示了他对宁静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绝句形式表达了苏轼的情感和愿望,通过具象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展现了他对杭州和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阅读这首诗词时,读者可以感受到苏轼对自然和宁静的追求,体味到他内心的平和和满足。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去国策羸马,劳歌行路难。地崇秦制险,人乐汉恩宽。御沼澄泉碧,宫梨佛露丹。鼎成仙驭远,龙化宿云残。不问三苗宠,谁陪万国欢。至今松桂色,长助玉楼寒。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舞罢青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风摇落日催行棹,湖拥新沙换故洲。结绮临春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

东风吹草绿离离,路入黄陵古庙西。帝子不知春又去,乱山无主鹧鸪啼。

持帚通樵径,搘筇过藓桥。不知及门者,若个肯埋腰。

人无公议论,天有真是非。佛肯护迁客,雷能碎党碑。

心印何人敢授传,无师弟子佛众生。几多妄想成怪觉,执境迷心拜衲僧。

电激河翻白雨飞,青烟紫雾落斜晖。山中道士秘泉石,只到此亭牵客依。

暑天难可度,岂复更持觞。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病夫心益躁,静者室应凉。几欲相寻去,红尘满路旁。

云涛处士老儒林,书法精明古学深。百粤三吴称独步,八分一字直千金。桃花关外看红雨,杨柳堂前坐绿阴。今日窅然忘此景,断碑残碣尽伤心。

十八来涩滩,双鱼水中居。七年一弹指,水中有枯鱼。妾身既无夫,妾心惟有死。婉婉锦绷中,奈此两女子。白月照空闺,哑哑乌夜啼。天明不飞去,肯向西林栖。九泉望不极,莫化江边石。化石石虽坚,可转亦可泐。年年过蚕月,是妾纺织时。只将两行泪,抽作千丈丝。生为吴氏妇,死为

倚竹情何极,伤春事已阑。长眉弯月薄,翠袖怯天寒。倩妇拢新鬓,凭人易旧冠。轻闻骑马客,相趁隔篱看。

岁晚乱山外,野望谁能同。寒沙明夕照,败叶惊西风。孤烟暝汀树,霜气高秋空。徘徊念前事,旅恨良难穷。

客子愁来,闲信马、到涵空阁。谁为我、敛云收雾,青天为幕。八万顷湖如镜静,波神护断东南角。望孤帆、杳杳度微茫,山邀却。三塞外,纷狐貉。三径里,悲猿鹤。笑鸱夷老子,占他头著。正使百年能几许,看来万事难描摸。问吴王、池馆复何如,霜枫落。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唐边重秦陇,蜀鉴在江油。不易九鼎重,方兼四履忧。其间不容发,自此可前筹。局面西风异,从容夜观谋。

天际江流东注,云中塞雁南翔。衰草寒烟无意思,向人只会凄凉。吟断炉香袅袅,望穷海月茫茫。莺梦春风锦幄,蛩声夜雨蓬窗。谙尽悲欢多少味,酒杯付与疏狂。无奈供愁秋色,时时递入柔肠。

僮能去蓬藋,手自植葵萱。叠石就为砌,启窗因当轩。后先殊早晚,开敛共朝昏。长夏曷以度,幽花相与言。

我亦扁舟一散人,江湖为洗十年尘。笔床茶灶经过地,风月相望亦有神。

倾崖溜雨色,惨淡水墨画。辛夷碎花县,瘣木老藤挂。翠莽楚甸穷,黄流蜀江下。一滩今始尝,三峡此其亚。雨点鼓士掺,云腾挽夫跨。惊心度石林,破眼见村舍。牛眠草色里,犬吠竹林罅。步头可舣船,安稳睡残夜。

街头旋买双芒屩,作意登山殊不恶。苍崖无罅竹鞭逸,崩石欲坠松根络。凭高开豁快送目,历险崎岖危著脚。川云忽起两蛟舞,瀑水高吹万珠落。大岩空腔谁所刳?绝壁峭立端疑削。坡平或可坐百人,峡束仅容飞一鹤。蛇蹊岌岌头自眩,鬼谷惨惨神先愕。秦皇马迹散莓苔,如镌非镌凿非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