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王应爵侍御家园八景(其五)水月轩》
拼音和注音
míng yuè duò liú shuǐ , liú guāng zhōng bù dì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流光:1.谓福泽流传至后世。2.流动、闪烁的光彩。3.特指如水般流泻的月光。4.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
流水:1.流动的水;活水。2.谓水向低处流逝。3.形容流逝的岁月。4.像流水一样接连不断。5.京剧的一种板式。节奏紧促,每个分句之间停顿不明显,是一种叙述性较强的曲调,用于表现轻松愉快或慷慨激昂的情绪。6.指商店的销货金额。
不定:(副)表示不肯定:说~明天就下雨了。②(形)不稳定;不安定:摇摆~|心绪~。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明月堕流水,流光终不定。
寒潭彻底清,乃见本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