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天台司马道士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
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作品评述

诗词:《寄天台司马道士》
朝代:唐代
作者:沈如筠

河洲花艳爚,
庭树光彩蒨。
白云天台山,
可思不可见。

中文译文:

河洲的花朵盛开得繁艳绚丽,
庭院的树木闪烁着光彩。
白云飘浮在天台山上,
它们的存在令人能够思考,却无法看见。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寄天台司马道士》是唐代诗人沈如筠创作的作品。诗中以自然景观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人描述了河洲的花朵盛开得繁艳绚丽,庭院的树木闪烁着光彩。这种描写形象生动,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盎然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繁荣和壮丽。

接着,诗人提到了白云飘浮在天台山上。白云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它们既虚无飘渺,又具有一种超越物质的存在感。诗人说白云“可思不可见”,意味着白云虽然存在于天台山上,但我们无法真正触摸到它们或看清它们的形状。这种描述引发了人们对于虚无、超越和思考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花朵和树木的繁盛象征着生命的美好和活力,而白云的存在则引发了人们对于虚幻与超越的思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索,以及对于超越物质世界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观背后的情感和哲思,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它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超越现实的渴望。

作者介绍

沈如筠,唐诗人。润州句容人。约生活于武后至玄宗开元时,善诗能文,又著有志怪小说。曾任横阳主簿。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有《寄天台司马道士》诗。

诗词推荐

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可怜歌酒夜,相对两衰翁。

阴霏非是妒春华,薄命诗人带累花。烟逼艳低侵竹冷,风拦香横逐溪斜。开时数日曾邀客,别后连旬阻到家。檐溜可堪声彻晓,梦中余恨亦无涯。

南枝斜插古军持,瘦影参差落砚池。莫道人家窗户暖,等閒忘却陇头时。

自分男儿未着鞭,龙驹伏枥更多年。张仪舌在堪谋国,阮籍途穷只问天。弹铗空歌云梦句,焚香静读楚骚篇。吟魂常绕江湖上,莫道闽中无杜鹃。

六月火边坐,有眼无耳朵。铁蛇钻不入,铁牛冲不破。

止斋兮年年,室环堵兮两山有川。鸥鹭巢檐兮圆荷田田,岂无芳草兮杜鹃,世微孔子兮独抱乎韦编。

月上小楼西,鸡唱霜天晓。泪眼相看话别时,把定纤纤手。伊道不忘人,伊却都忘了。我若无情似你时,瞒不得、桥头柳。

歌奏云瘵,式礼莫愆。以我齐明,声其告蠲。神保聿归,降康自天。萝图永固,亿万斯年。

山县风光异,公门水石清。一官居外府,几载别东京。故疾梅天发,新诗雪夜成。家贫思减选,时静忆归耕。把疏寻书义,澄心得狱情。梦灵邀客解,剑古拣人呈。守月通宵坐,寻花迥路行。从来爱知道,何虑白髭生。

石井镇初腾一鹗,管城子健斡千钧。已然自足雄吾党,其进只应轶古人。衣被卉裳殊欲惯,解捐犊佩猾商驯。万钟他日扶危手,五斗怡怡为奉亲。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春波浅碧涨方池。池台深锁烟霏。缓歌争胜早莺啼。客忍轻归。合坐香凝宿雾,垫巾梅插寒枝。渐西蟾影漾余辉。醉倒谁知。

海角曈昽日欲生,山南山北淡烟横。春风吹断沙禽梦,人在绿杨堤上行。

清静真空理,不无解者难。纵横依见性,廓落智中观。坦荡归仁德,辛勤久远看。勿教为逆顺,平地入云端。

短屏风掩卧床头,乌帽青毡白氎裘。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

春风生百药,几处术苗香。人远花空落,溪深日复长。病多知药性,老近忆仙方。清节何由见,三山桂自芳。

海棠妙处有谁知,全在胭脂乍染时。试问玉环堪比否,玉环犹自觉离披。

水面开新皱,山容散宿颦。松巢猨已识,花径鹿初驯。云倦随归鸟,风清似故人。逢迎真不暇,谁作近前嗔。

邦本古攸重,民天辞匪夸。讵能皆辟谷,漫道独餐霞。一笑为良繭,力耕无卖花。信知豳七月,于耜起周家。

昨日东林看讲时,都人象马蹋琉璃。雪山童子应前世,金粟如来是本师。一锡言归九城路,三衣曾拂万年枝。休公久别如相问,楚客逢秋心更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