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元守中秋观月韵

青霄万里绝纖毫,海上仙人独钓鳌。
荡荡性天元廓落,亭亭心月本孤高。
寒光破碎穿幽径,素影飞翻入怒涛。
但挹金波还洗涤,不须遥望日生高。

作品评述

《次元守中秋观月韵》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观赏月亮的景象,通过精细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内心境界的感悟。

诗中的青霄万里绝纤毫,海上仙人独钓鳌,以极其细腻的语言形容了月亮的高悬于苍穹之上,犹如一根纤毫悬挂在广阔的天空中,而观赏月亮的人如同海上的仙人独自垂钓一般。这种形象的描绘给人以壮丽、寂静和超然的感觉,凸显了月亮的高远和人与自然的相互独处。

接下来的荡荡性天元廓落,亭亭心月本孤高,进一步强调了月亮的高洁和孤高。诗人通过荡荡和亭亭这两个形容词,展示了月亮的气势和威严。性天元廓落表达了月亮的宏伟和天然的形态,而心月本孤高则揭示了月亮内心的高远和独立。

诗的下半部分,寒光破碎穿幽径,素影飞翻入怒涛,运用了寒光、素影、怒涛等意象,形容了月光破碎的光芒穿过幽深的夜色,投射在狂暴的海浪之中。这种景象给人以动感和震撼,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月亮的崇拜。

最后两句,但挹金波还洗涤,不须遥望日生高,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和对其独特的净化力量的认可。金波指月光,洗涤则象征着净化和升华。诗人认为,通过凝视月亮,人们可以洗涤心灵,不再需要远望东升的太阳来获得启迪和慰藉。

整首诗以其精巧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月亮作为自然界中的高远之物和心灵净化的象征。通过与自然的交融与对月亮的凝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超越尘世纷扰,洗涤心灵,追求内心的孤高和升华。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终年困尘土,一日同宴嬉。诗价重车渠,酒色空琉璃。月出散林莽,揽之有馀辉。山林信可乐,所乐无四时。况渠善窈窕,与我昏为期。会须挽凌波,同载月明归。

溪里晚从池岸出,石泉秋急夜深闻。木兰船共山人上,月映渡头零落云。

见说相思寺,今来似有期。瘴乡终有出,天意固难欺。昼雨先花岛,秋云挂戍旗。故人多在蜀,不去更何之。

帝令银汉推馀泽,不与人间较刀尺。剪绡为练课天孙,溅溜成文照东壁。我疑蒲城鬼神入,脚踏飞车翻霹雳。怒当十倍缚王离,瓦震三军开许历。仙翁题诗诗有史,画史纷纷俱屈膝。至今盛事随山中,往往摩挲到金石。归来满口说江湖,不学平生论感激。乃知卷舒在虚怀,谁道今人不如昔。

密炬瑶霞光颤酒。翠柏红椒,细翦青丝韭。且劝金樽千万寿。年时芳梦休回首。小雨轻寒风满袖,下却帘儿,莫遣梅花瘦。万点鹅黄春色透。玉箫吹上江南柳。

恸哭东阿县,伤心莫与论。郤思当痛日,敢望此身存。举目人将母,回头影吊魂。更堪悲手足,孤稚满船门。

云卧江村烟树林,悬知出岫本无心。亭臯若也有归雁,得句不妨频寄音。

春来谁挽去难援,中有悲欢万古痕。飞絮无家凌紫极,落英不聘恨黄昏。半涂未肯击鸣缶,百感何因招些魂。海内一经连海外,欲搜层物且重翻。

衲衣处处逐浮云,法乳何妨长子孙。室有巾瓶留祖意,门无车马露苔痕。名高楚泽多新侣,梦入苕溪有旧言。谁与隐峰居士说,曾参一句是同门。

闻说沙溪上,分明似渭川。重山照华屋,万竹绕清泉。遣馈知相忆,登山未有缘。一楼先月景,想像在吟边。

班班上川羽,薄暮未安巢。扰扰方外士,岁晏游远郊。正值风霜急,晚冰随处敲。何时居岩下,都把尘事抛。

嫩绿扶疏红倒垂,红閒黄染数茎丝。牢存本色心为主,懒竞时妆面向谁。受二气中开止昼,当三伏里傲炎曦。阴崖故国长安路,万里倾阳共藿葵。

梅花如梦李成尘,却伴酴醿过晚春。未要烘晴千树白,且看带雨一枝新。

一番微雨一番晴,淡淡春容照眼明。庭外幽花自开落,飞扬无处觅残英。

花竹亭轩。曲径通幽小洞天。翠帏苒苒隔轻烟。锁婵娟。画图初试春风面,消得东君著意怜。到伊歌扇舞裙边。要前缘。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生理无不尽,念君在中年。游道虽未深,举世莫能贤。筮仕苦贫贱,为客少田园。膏腴不可求,乃在许西偏。四邻尽桑柘,咫尺开墙垣。内艰未及虞,形影随化迁。茅茨俯苫盖,双殡两楹间。时闻孤女号,迥出陌与阡。慈乌乱飞鸣,猛兽亦以跧.故人王夫子,静念无生篇。哀乐久已绝,闻之

古今冠佩立朝人,多作北山松下尘。我爱蟠桃种来久,开花结子不由春。

诸父论交久,忘年许与盟。登山陪蹑屐,泛月共飞觥。来往开三径,安闲羡一生。山深凄薤露,愁忆醉歌声。

问石寻泉到竹斋,木犀花尽菊花开。老僧有约君知否,乘兴前村雪里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