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夏日东村卧病(其一)》
拼音和注音
yún xiāo xuán chū chù , zōng jì jiān fú ch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出处:〈动〉出仕和退隐。
踪迹:(名)行动所留的痕迹:这几天见不到他的~。[近]行踪。
云霄:云块飘浮的高空。哭声直上干云霄。——唐·杜甫《兵车行》
浮沉:(动)在水中时上时下。比喻跟着世俗的变化随波逐流。也比喻境遇地位的升降起落:与世~|宦海~。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平生偏伏枕,睱日是抽簪。
病著青山色,愁高白雪音。
云霄悬出处,踪迹间浮沉。
不必名俱毁,方知二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