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元韵答清老

平生言语苦不工,甲乙未能成类稿。
曩时陶谢以诗鸣,竭力追随终莫到。
上人词锋极痛快,睥睨千人军可扫。
长须惊喜见此客,无怪绕枝鳱鹊噪。
师言能诗且工画,笔仗须先知嫩老。
复言能画亦饱参,亹亹玄谈听更好。
吾闻法海深又深,性珠可得不可讨。
若除诗画与谈禅,未审云何真悟道。

作品评述

《用元韵答清老》是宋代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平生言语苦不工,
甲乙未能成类稿。
曩时陶谢以诗鸣,
竭力追随终莫到。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王炎对自己平生言辞不够娴熟的苦闷。他感慨自己在创作上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无法写出真正出色的作品。王炎提到了古代著名的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暗示自己努力追随他们的创作风格,但始终无法达到他们的水平。

上人词锋极痛快,
睥睨千人军可扫。
长须惊喜见此客,
无怪绕枝鳱鹊噪。

接下来,诗人用赞美的语言描述了一位上人(可能是指佛教中的高僧)的词才之强。他形容这位上人的词锋犀利而令人愉悦,强调上人的才华非凡,足以让千军退避三舍。当这位上人出现时,人们都会惊喜并对他的到来感到喜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鸟儿会围绕着他高兴地叫唤。

师言能诗且工画,
笔仗须先知嫩老。
复言能画亦饱参,
亹亹玄谈听更好。

在下一段,诗人提到这位上人不仅在诗词方面有着出众的才华,而且在绘画上也非常精通。他强调要先了解他的文学和绘画才华,才能真正理解他嫩老的笔墨。诗人再次称赞这位上人的绘画造诣,认为他的玄谈更令人愉悦。

吾闻法海深又深,
性珠可得不可讨。
若除诗画与谈禅,
未审云何真悟道。

最后,诗人引用了佛教的典故,提到了法海和性珠。这里的法海指的是佛教中的智慧,而性珠则代表了人的内心宝贵的悟性。诗人暗示,虽然法海深邃,但性珠却无法通过讨论和争辩来获得。如果只是追求诗词、绘画和禅宗的修行,而忽略了真正的悟道,那么还未能真正理解佛法的真谛。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创作的苦闷和对上人才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和修行的思考。他认识到单纯追求技巧和才华并不足以达到真正的境界,真正的悟道需要超越艺术和言辞的范畴。这首诗词既表达了诗人的自省和对艺术的批判,也体现了对心灵深处的探索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此木韵弥全,秋霄学瑟弦。空知百馀尺,未定几多年。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何当抛一干,作盖道场前。

款陪仙伯燕池亭,不但新诗老眼明。鼓吹激天飞鸟堕,旌幢点水睡龙惊。

清晓洞房开,佳人喜燕来。乍疑钗上动,轻似掌中回。暗语临窗户,深窥傍镜台。新妆正含思,莫拂画梁埃。

□□□□□,□□□中原。人骏涉沙漠,春风移十年。壮士磨宝剑,怒气常裂肝。荆湘跨闽浙,米贵仍无钱。征求未可罢,民力悉已殚。嗟我无远识,念此心独寒。九重益思治,久席坐不安。先生为时起,素抱今可言。治近与治远,二者将孰先。堂堂东海风,千载犹凛然。馀芳勉自振,家世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白云堆里看青山,猿鸟为邻日往还。黄绮後身应我是,再来依旧一生闲。

阴阴老柏森庭牖,外脱中空若虚缶。崔仙授剑柏遂神,剑气腾天剑声吼。顷年天师受丹诀,此地精思岁华久。玉函金匮发灵崖,因使阴符诬虎口。殿中真人道玄笔,笔妙飞扬传不朽。霜发羽人逢白叟,间岁已闻踰九九。神游八极吾所愿,道骨仙风愧无有。欲赋大鹏思子微,恐尔年龄亦为偶。

月出前山青黛寒,雁声遥下碧云端。草根错认骊珠吐,自是西风白露团。

平明登古戍,徙倚待寒潮。江海方回合,云林自寂寥。讵能知远近,徒见荡烟霄。即此沧洲路,嗟君久折腰。

风回时带笛,烟远忽藏村。

符节何妨彩服斑,专心温靖宁求闲。宾朋忽吊西河上,父子继游东岱间。前日台门哭瓜葛,同时华屋落丘山。不须更问相从旧,行道人之亦涕潸。

尊前一笑,问梅花消息,几枝开遍。咳唾随风人似玉,寒夜春生酒面。故里天遥,殊乡岁晚,忍对骊驹宴。无情潮汐,可能为我留恋。目断雪棹烟帆,匆匆轻别,岂是如鸿燕。要趁盘椒供燕喜,舞袖斓斑双旋。屈指重来,扬鞭催去,想在金銮殿。云萍无据,莫辞蘸甲深劝。

真仙祠馆锁层岚,下瞰平畴十里宽。谱牒尚标唐篆额,风仪仍是汉衣冠。紫芝白兔灵如昨,石碣丹湖事不刊。千古云孙牛马走,敬瞻遗像仰高寒。

不怕上兰单,惟愁答辨难。无钱求案典,生死任都官。

久劳风水上,禅客喜相依。挂衲虽无分,修心未觉非。日沈山虎出,钟动寺禽归。月上潮平后,谈空渐入微。

韦公挟策漫荆榛,牧子亡羊也未真。百叠乱山秋思杳,半岩修竹岁寒亲。不须招手游莲社,且可冥心舍筏津。山芋畦蔬正味好,饷君姜醢助芳辛。

桂水饶枫杉,荆南足烟雨。犹疑黛色中,复是雒阳岨。

竹影桐阴满旧山,凤凰多载不飞还。登台只有吹箫者,争得和鸣堕世间。

冲佑观前水绀色,升真洞北山笋攒。群峰不断四时翠,万壑长留九月寒。溪上桃花引渔子,云间仙犬逐刘安。平生饱识佳山水,直作东南第一看。

老气盘空,才名照世,万里秋风行色。人物中朝第一,司马题桥,班生投笔。记承流宣化,早威声,先驰殊域。看吟鞭、笑指关河,历历当年曾识。自古人心忠义,白水朝宗,众星拱极。铜柱无端隔断,两戒平分,天南地北。念瞻依丹阙,捧红云、金泥调屑。到明年归对西山,细说安边检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