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洞(在英州下十五里·)

槎牙乱峰合,晃荡绝壁横。
遥知紫翠间,古来仙释并。
阳崖射朝日,高处连玉京。
阴谷叩白月,梦中游化城。
果然石门开,中有银河倾。
幽龛入窈窕,别户穿虚明。
泉流下珠琲,乳盖交缦缨。
我行畏人知,恐为仙者迎。
小语辄响答,空山自雷惊。
策杖归去来,治具烦方平。

作品评述

《碧落洞(在英州下十五里·)》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景色。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槎牙乱峰合,晃荡绝壁横。
遥知紫翠间,古来仙释并。
阳崖射朝日,高处连玉京。
阴谷叩白月,梦中游化城。

果然石门开,中有银河倾。
幽龛入窈窕,别户穿虚明。
泉流下珠琲,乳盖交缦缨。
我行畏人知,恐为仙者迎。

小语辄响答,空山自雷惊。
策杖归去来,治具烦方平。

诗词的中文译文:

峭崖怪石交错,险峻的山壁横亘。
遥望紫色和翠绿之间,古往今来仙人与释迦并存。
阳光照耀在悬崖上,高处连通玉京仙境。
阴谷中月光洒下,如同梦中游历神奇的城池。

果然石门打开,其中有一条银河倾泻。
幽深的洞穴通向幽窈的仙境,门户穿越虚无的光明。
泉水如珍珠般流淌,水面上盖着丝缦缨帘。
我行走其中时,担忧被仙者迎接。

轻言细语引起回响,寂静的山林自然雷鸣。
拄着拐杖来回往复,繁琐的事务终将平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幽静神秘的仙境景色。诗中的"碧落洞"是指一个隐藏在山谷中的洞穴,洞内充满了奇特的景色和仙境之美。

诗人以生动的形容词描绘了洞穴附近的景色,如峭崖、怪石、险峻的山壁,给人以壮丽而奇特的感觉。诗人用"紫翠"来形容远处的景色,暗示了仙境的神秘和美丽。他提到了阳光射在悬崖上,高处连通玉京,表达了仙境的高远和神圣。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洞穴内部的景色,如阴谷中洒下的月光,如同在梦中游历奇异的城池。他描述了洞门打开时,银河倾泻而下的壮丽景象,以及洞穴的幽深和神秘。洞穴内部幽窈的仙境,门户通向虚无的光明,给人以脱离尘世进入仙境的感觉。

诗人在最后几句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担心自己行走其中会被仙者迎接,表达了对于进入仙境的敬畏和恐惧。他的轻言细语引起回响,山林寂静时雷惊,表现了自然界对他的回应和共鸣。最后,他提到自己拄着拐杖来回往复,繁琐的事务终将平息,表达了回归尘世的决心和对平凡生活的烦扰的厌倦。

整首诗词通过对仙境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苏轼对于美丽与神秘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尘世烦扰的厌倦和对仙境的憧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意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想象力的冲击,带领读者进入一个超然世界的境界。

这首诗词揭示了苏轼作为文人的情感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儒道思想和对仙境的想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烦扰和对于超脱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词以清新、奇特的语言和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灵场奔走尚无功,去马来车道不通。风助乱云阴更密,水争高岸气尤雄。平时沟洫今多废,下户京囷久已空。肉食自嗟何所报,古人忧国愿年丰。

名振金闺步玉京,暂留沧海见高情。众花尽处松千尺,群鸟喧时鹤一声。朱阁簟凉疏雨过,碧溪船动早潮生。离心不异西江水,直送征帆万里行。湘南诗客海中行,鹏翅垂云不自矜。秋水静磨金镜土,夜风寒结玉壶冰。万重岭峤辞衡岳,千里山陂问竟陵。醉倚西楼人已远,柳溪无浪月澄澄。

驱马款禅扉,松风冷拂衣。红尘不到处,青嶂此忘归。鸟望生台下,云侵讲座飞,楞伽味真趣,转觉俗缘稀。

一年好处是初春,十阁争先奉圣人。彩胜宝幡簪帽巧,兰芽蔬甲族盘新。

群山暝色烟开后,远水寒光雨过时。今夜何人醉霜月,卧听缑岭玉参差。

北前咫尺市朝赊,垣屋萧条似隐家。过客不须携鼓吹,野塘终日有鸣蛙。

客游梁益半吾生,不死还能见太平。初喜梦魂朝帝所,更惊老眼看都城。九重宫阙晨霜冷,十里楼台落月明。白发苍颜君勿笑,少年惯听舜韶声。

问年看井幹,结夏闭山门。路夹双峰起,泉流百道喧。葡萄缠废栋,蛱蝶舞荒园。窈窕堪栖隐,逢人未可言。

寄语江西老古锥,从教日炙与风吹。儿孙不是无料理,要见冰消瓦解时。

怨东风。把韶华付去,秾李小桃红。黄落山空,香销水冷,此际才与君逢。敛秋思、愁肠九结,拥翠袖、应费剪裁工。晕脸迎霜,幽姿泣露,寂寞谁同。休笑梳妆淡薄,看浮花浪蕊,眼底俱空。夜帐云闲,寒城月浸,有人吟遍深丛。自前度、王郎去後,旧游处、烟草接吴宫。惟有芳卿寄言,

百里临民自可怜,青云何必藉阶缘。家贫聊欲资三径,政简无非草太玄。处众忘怀均物我,程才不器任方员。江湖相望真堪喜,聚散悲欢尽偶然。

两岁是六帙,万里客他州。一眉新月西挂,又报桂花秋。想见吴中稚子,已办秫田数顷,更种橘千头。堪笑新亭酒,空效楚人囚。饭甘粗,衣任恶,卧从湫。世缘道眼看破,闻早问先畴。这服清凉散子,多在病坊弗悟,美疢甚时瘳。膏秣归盘去,无乐亦无忧。

隐士云凝北山麓,将军树竦碧崖寒。乌犍户富犁千亩,苍簳梯空擢万竿。荦荦马鞭贪快睹,森森僧席饫奇观。未应泉石减天竺,自古英灵招考槃。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八月秋,何处热,尽大地,一团铁。衲僧家向南北东西,草鞋跟踏得裂,拄杖头挑得折。蓦劄相逢,德山棒,临济喝,百怪千妖,如何计结。{左口右恶},邪法难扶,莫说莫说。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牲荐硕大,币致精纯。聿升祀事,兹用兼陈。箱篚既实,奠献惟寅。乡我至意,福禄来成。

泾溪石险人竞惧,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沈沦。

庸将昧奇正,乘鄣罕书勋。我登夫人城,想见畚锸勤。攻瑕既遇坚,坐制乌合群。异时古烈妇,鲜以智勇闻。褒称励愚懦,敢讽贤令君。作传续烈女,远绍子政文。壁间画葆羽,俾如娘子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