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续山阳赋,邻人笛未横。

出自宋代代的《魏元履国录挽章二首》

出自宋代的《魏元履国录挽章二首》

拼音和注音

huì xù shān yáng fù , lín rén dí wèi hé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山阳:山阳shānyáng山坡向阳的一面;山的南侧

邻人:邻人línrén相邻居住的人

旧怀难写,山阳怨笛,夜凉吹月。

出自:张炎的《桂枝香(送宾月叶公东归)》

  • 念生平籍贯在山阳,幼年间父母双亡,

    出自:宫天挺的《杂剧·死生交范张鸡黍》

  • 我来南山阳,事事不异昔。

    出自:李白的《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 金谷筝中传不似,山阳笛里写难成。

    出自:司空曙的《残莺百啭歌同王员外耿拾遗吉中孚李端游慈恩各赋一物》

  • 日暮街东策羸马,一声横笛似山阳。

    出自:罗隐的《经故友所居(一题上有琼华观三字)》

  •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出自:杜甫的《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其二)》

  • 夷叔西陵,山阳下国,此恨那堪说。

    出自:王国维的《百字令.题孙隘庵《南窗寄傲图》》

  • 齐州多半夏,采自鹊山阳。

    出自:孔平仲的《常父寄半夏》

  • 苍苍庐山阳,渺渺彭蠡东。

    出自:吴当的《赋渊明归来图送致仕者》

  • 若到龙门更闻笛,定知悲感似山阳。

    出自:文彦博的《嘉祐中余尹河南与少师李公明龙图董巨源集贤王伯初同游龙门渔者得鳜鱼数十尾以助杯柈饮兴皆欢日月云迈几二十年感旧念游作忆鲈诗乃思鲈之比也(其二)》


  • 原诗

    群公祖疏传,多士送阳城。
    短棹非前约,长亭及此行。
    深留移白日,共语只苍生。
    会续山阳赋,邻人笛未横。

    诗词推荐

    威声飞将岂能过,号令雄师剑始磨。雪搅长空马殭立,偷营今夜度胶河。

    岁律行将变,君恩竟未回。门前即潮水,朝去暮常来。

    风色翻成料峭晴,閒期女伴踏青行。怪来昨夜灯花好,却是今朝斗草赢。

    移得幽兰几本来,竹篱深处手栽培。芬芳不必纫为佩,月白风清取次开。

    不向人前夸媚态,四肢零落难收。风吹雨洒任春秋。昔年欢乐,今日变成忧。冷淡郊园消洒处,獾狐来往频游。潺潺耳畔水东流。千谋百计,

    岁晏单车去,穷边不算程。河冰寻马迹,关月逐鸡声。野烧云中戍,春天雪外城。战场应久定,问业有儒生。

    仁体虽然无不爱,当知贵贱与亲疏。诚心应物宁容伪。天性由来一本真。

    奉出天家一瓣香,著鞭东鲁谒灵光。堂堂圣像垂龙袞,济济贤生列雁行。屋壁诗书今绝响,衣冠人物只堪伤。可怜杏老空坛上,惟有寒鸦口夕阳。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仙舟仙乐醉行春,上界稀逢下界人。绮绣峰前闻野鹤,旌旗影里见游鳞。澄潭彻底齐心镜,杂树含芳让锦茵。凡许从容谁不幸,就中光显是州民。

    萤火喜暗庭,桐叶矜冷雨。幽人悄不寐,独夜谁与处!乾坤信无情,岁月遽如许。明发视镜中,鬓丝添几缕。

    豫章城下偶相逢,自说今方遇至公。八韵赋吟梁苑雪,六铢衣惹杏园风。名标玉籍仙坛上,家寄闽山画障中。明日一杯何处别,绿杨烟岸雨濛濛。

    落日驱单骑,凉风换袷衣。远鱼传信至,秋雁趁行飞。洛下闲居住,城东醉伴稀。莫辞船舫重,多觅酒钱归。

    不逐登高老孟嘉,同来守岁阿戎家。能将秋圃风霜骨,直作寒梅辈行花。香称屠苏浮腊蚁,色侵幡胜插云鸦。老夫细把金英撷,独拟明朝早供茶。

    滦水城头六月霜,车华门外草皆黄。旌旂影动千官惨,斧钺光沉万马忙。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旧毡房。诸郎不解风尘恶,争指红门入建章。

    龟之气兮不能云雨,龟之枿兮不中梁柱,龟之大兮只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师也师也。重阳师也。处玄机,静中清也。起金莲,玉花社,有谁知也。化人人,渐归道也。这扶风,非开悟,亦非愚也。辨假真,稍能明也。细寻思,心豁畅,略无疑也。想师范,没人过也。

    西风已挂沐猴冠,人语溪声亦少宽。家有如山牛粪火,为君煨栗劝加餐。

    四海声名何水曹,新诗旧德自相高。一官早要称三字,二鬓何须著两毛。

    阴雨何可处,乐事赖尊中。泥泞不可出,洁扫一亩宫。气平忧患失,目净尘滓空。谁知环堵间,乐事殊未穷。老人饱谙事,未易勤其胸。儿曹方蜩螗,几见弄伎工。惟有尊中物,于人差有功。不解作悲秋,吾师柴桑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