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黎生下第还蜀

黍离不复雅,孔子修春秋。
扶王贬吴楚,大法加诸侯。
妄儒泥於鲁,甚者云黜周。
大旨既已矣,安能讨源流。
遂令学者迷,异说相交钩。
黎生西南秀,挟策来东游。
有司不见采,春霜滑归輈。
自云喜三传,力欲探微幽。
凡学患不强,苟至将焉廋。
圣言简且直,慎勿迂其求。
经通道自明,下笔如戈矛。
一败不足衂,後功掩前羞。

作品评述

《送黎生下第还蜀》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黍离不再美味,孔子修春秋。
扶持王室,贬低吴楚。
制定重大法令,适用于诸侯。
妄儒沉迷于鲁国,甚至说废周朝。
大旨已经明确,如何追究源流。
结果导致学者迷失,异说纷纭交织。
黎生才情出众,带着文凭东游。
但官员却不见其才,春天的霜冻使其归程困难。
自称喜欢研究三传,渴望深入探索微妙之处。
学习的困难在于不够坚强,稍有成就便会止步。
圣贤的言论简明而直接,谨慎避免迂回的追求。
经典的道理自然明了,写作时要像戈矛一样有力。
一次失败不足以使人灰心,后来的成就将掩盖过去的羞愧。

诗意和赏析:
《送黎生下第还蜀》通过对时代风云和学术推究的反思,探讨了社会的变迁和学术的困境。诗中描绘了黍离、孔子、扶王、吴楚和周朝等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黎生这个寓言化的人物,通过这些形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动荡的忧虑和对学术困境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黍离不再美味,孔子修春秋,暗示了黍离政权的衰落和孔子对历史的整理和传承,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和学术的责任。

其次,扶王贬吴楚,大法加诸侯,揭示了当时政治斗争和权力的游戏,以及制定法律法规对诸侯国的影响。这一部分反映了政治的黑暗与权谋的复杂。

接着,妄儒泥於鲁,甚者云黜周,暗指学者们陷入狭隘的学术争论和对传统的执着,乃至对整个社会制度的怀疑。这一部分表达了对于学术畅达和独立思考的呼吁。

最后,黎生的形象则代表了一位有才华的学者,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机会。他怀揣学识和热情,却遭遇官僚主义的阻碍和社会环境的冷漠。这部分揭示了学术困境和个体奋斗的无奈。

整首诗词以对比和对照的手法,通过历史人物和寓言人物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对学术困境的关切。它表达了对于历史、政治和学术的深沉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个体在社会中奋斗的无奈和困境。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方庵居士死,归骨白云根。霜暑三年别,风流万古存。月梁空夜梦,宿草长春痕。松底幽兰发,清香是梦魂。

双池万荷花,姣好欺子都。秋风一披拂,槁悴如三闾。子有君子操,昔人所叹誉。奈何不自夺,俯仰悲荣枯。荷花不能言,请以意对吾。两间草木蕃,万象粲以舒。一从鶗鴂鸣,荃蕙首见羽。况我值末运,忽忽良辰徂。相随就衰叔,容色何能愉。抗手谢荷花,子诚志士模。婴肸悼季世,箕干

翩翩归鸟,顾影萧条。亦既休息,敛此风标。仍遇俦匹,其鸣交交。营巢虽苦,亦复亡功。

客卧书颠倒,虫鸣坐寂寥。残灯生暗晕,重露集寒条。真乐闲尤见,深禅静更超。此怀无与晤,拥鼻一长谣。

身分水月遍三千,月落何曾离得天。此是夫人行履处,摩耶相对共谈禅。

病思昏昏略未醒,木犀谁遣浸饶瓶。兀然随我故山梦,竹故青青雨自零。

诗书事业可公卿,垂上青冥却反耕。舍己芸人吾弗尔,种田得饱我何营。一犁春雨宁论力,万里秋云会享成。堂上更书无逸语,也知稼穑重金籯。

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腰边。遍搜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砖。郡侯逐出浑闲事,正是銮舆幸蜀年。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正当中。

寂寞空山久掩扉,残书谁与解重围。推豗时作橐驼坐,恍惚化为蝴蝶飞。春事已归双雪鬓,生涯尽在一荷衣。夜寒扣角悲声壮,但得牛肥道亦肥。

细竹寒花出短{上四下离},故山耕耒手曾持。宦游暂比凫鷖集,归计长遭句偻欺。歌舞梦回空历记,友朋飞去自难縻。悠悠後会须经岁,冉冉霜髭渐满颐。

退处侬甘身寂寞,进为渠值世休嘉。劬书不似八十老,输税常为第一家。沙盘卦敲鼓卖,村醅退店揭旗夸。千林岁暮俱黄落,梅向其间独放花。

早宦早收不,相从溪与山。身曾五□贵,心自一鸥閒。留训金籯外,寻盟贝叶閒。手铭平日事,打破死生关。

春风赵国台荒,月明几照苕华梦。纵亡横破,西山留在,翠鬟烟拥。*履三千,平原池馆,谁家耕垅。甚千年事往,野花双塔,依然是,骚人咏。还忆张陈继起,信侯王、本来无种。乾坤万里,中原自古,几多麟凤。一寸囊锥,初无语颖,也沾时用。对残*影淡,黄粱饭了,听征车动。

小蛮初按曲,趁拍入凉州。宫羽偶失次,回眸顾部头。部头色微嗔,面赭含矫羞。低鬟语同伴,周郎曾顾不。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

蝉声引出石中蛩,寂寞门扃叶数重。谁道思山心不切,等闲尽出两三峰。

洞口飞琼佩羽霓,香风飘拂使人迷。自从邂逅芙蓉帐,不数桃花流水溪。

小市西兴渡,年来一再行。花开方淑景,木落又寒声。云破日还晦,潮回江未平。壮年曾试险,迟莫敢轻生。

晚起翻书日欲西,偶然乘兴忘遨嬉。好书自癖非求利,掘冢才须数句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