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日出行

白日下昆仑,发光如舒丝。
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
折折黄河曲,日从中央转。
旸谷耳曾闻,若木眼不见。
奈何铄石,胡为销人。
羿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讵教晨光夕昏。

作品评述

译文:
白天在昆仑山下升起,发出如舒展的丝线一样的光芒。只照井菜的心,却不照游子的悲伤。蜿蜒的黄河之曲,太阳从中央升起。旸谷的耳朵曾听闻,但是没有树木的眼睛看见。可怜那闪光的石头,为何如此融化人心。射箭的羿,弯弓松开,却不能中心,足使得久久不能奔跑,难道让晨光和黄昏相交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日出的景象以及对人心的影响。诗人以唐代的文人身份观察了日出的壮丽景象,并对人心的脆弱与情感的无法遮掩表达了深深的感叹。

诗中通过描写太阳升起的场景,将太阳的光芒与顺滑的丝线相比,表达了它的美丽和光辉。然而,这美丽的景象只能照亮井菜的心,而不能照亮游子的悲伤。这里可以看到诗人对于人心的思考,太阳的光辉只能给予一部分人心灵慰藉。

接下来,诗人以黄河的蜿蜒曲线为象征,描绘了太阳从中央升起的场景。此时,旸谷已经听闻了太阳的光芒,但没有眼睛的树却无法观赏到这美景。这里通过树木的眼睛来比喻人眼,再度突显了人心的限制和局限。

最后,诗人以羿弯弓属矢的典故来表达对人心的无奈与困惑。诗人引用了羿射日的故事,暗示着人心往往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进而影响了人的行动。晨光和黄昏的相交,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心境的起伏和变化。

整首诗以唐代的典雅语言和艺术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心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矛盾与无奈的思考和感叹。诗人以深深的感情和虚无的思索,营造了一种抒发情感与思考生命意义的氛围。

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诸郎弓力胜黄间,中戟穿杨气貌闲。乐府新传杀胡谶,看君飞矢下阴山。

隐来未得道,岁去愧云松。茅屋空山暮,荷衣白露浓。唯怜石苔色,不染世人踪。潭静宜孤鹤,山深绝远钟。有时丹灶上,数点彩霞重。勉事壶公术,仙期待赤龙。

这开梦觉底因缘,佛佛心同亡后先。一点灵明三世外,十分妙净万机前。琢磨自得丛林下,游戏何妨百草颠。尘刹纵横俱化事,起家人只夺空拳。

嘉谷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

如帷复如荠,历历映沧洲。故障千里目,剩作一重愁。

要作通天一大儒,措心寥廓未为迂。神机应变无多子,圣域知归不远涂。哮吼定应潜百痹,啁啾终是笑群雏。吾今欲觅衣中宝,活计须教一物无。

挟弹飞霜醉落花,歌儿笑引入倡家。归来万树垂杨下,一路骄行白鼻襜。

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修炼真堪惜,疏慵有顺违。

花药栏,莫颟顸,星在秤兮不在盘。便与麽,太无端,金毛师子大家看。

尚胜三年谪,终惭万里驯。极知行路涩,可忍在家贫。岁晚沱江绿,云深锦树新。相思肯如月,夜夜只随人。

化国春偏好,慈闱日自长。仙韶喧法曲,齐劝万年觞。

交知心莫逆,出处任相违。月里方攀桂,山中自采薇。致君期有术,遁世贵无机。华发他年事,云泉亦可归。

靖康建炎事,尝闻诸公言。志士日夕心,鸣咽声气吞。新亭五十年,尘埃尚中原。君王大经略,梦想天河翻。时情习安宴,未辨酬国恩。修攘亦有序,此事难遽论。所要夙昔怀,勿以暮气错。为公一悲歌,风云澹乾坤。

人生贵德时,一笑亦足适。三冬冰雪辰,几遇佳风日。

以色危身岂不知,基心死另不生离。楼前甲士纷如雪,正是花飞玉碎时。

饮似长鲸快吸川,思如渴骥勇奔泉。客从县令初何有,醉忤将军亦偶然。骏马名姬如昨日,断碑乔木不知年。浮生今古同归此,回首桓公亦故阡。

清风千古曲,雪涧敲寒玉。谁能继此音,苍梧泣修竹。

十岁儿童,看骑竹、花阴满城。与新第、桐乡孙子,高下齐生。倚枕不寻柯下梦,举头自爱橘中名。但有时、米价问如何,公助平。东西塾,听书声。长短卷,和诗成。总神仙清福,前辈家庭。试问凌烟图相国,何如洛寺写耆英。甚天公、属意富民侯,银信青。

檀板一声莺起速。山影穿疏木。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灯照瀛洲绿。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烛。

古为万事无真实,赖有区区史笔存。士雅闻鸡偶同被,至今起舞说刘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