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颐寺

闻法师来杖锡东,于菟蹭蹬奋雷风。
当时地裂泉随动,一酌清甘万虑空。

作品评述

《石颐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程九万。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闻法师来杖锡东,
于菟蹭蹬奋雷风。
当时地裂泉随动,
一酌清甘万虑空。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法师来到石颐寺为主题,通过描写一系列景象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法师的景仰和对法师所传授的教诲的理解。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法师的神圣和威严。

赏析:
首句描述了法师来到石颐寺的场景,手持杖与锡,朝东方前进。这里杖和锡是法师的象征,代表着他的道德和精神力量。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示了法师的威仪和庄严。

第二句描述了法师行走的方式,用词形象生动,如同雷电风暴般奋发前进。这里雷风的比喻,突出了法师的勇猛和威力,也表达了诗人对法师的景仰之情。

第三句描绘了当时的景象,地面震裂,泉水随之波动。这里通过自然界的变化,表现出法师的神通和超凡的力量,也暗示了法师的教诲能够引起人们心灵的动荡和变化。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法师所传授的教诲的领悟。一杯清甘的酒象征着法师的教诲,喝下之后,千万的忧虑和烦恼烟消云散,心灵得到了平静和宁静。这里以饮酒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法师教诲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以景物和感受的描绘,通过对法师的威仪、力量和教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法师的景仰和对法师教诲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心灵的宁静和解脱的向往。

诗词推荐

我行无所诣,悠扬信舴艋。爱此绿树村,舍棹度小岭。路穷忽披豁,怳然得异境,苍玉立万峰,清镜渺千顷。更为西南行,聊破春昼永。遥看秀邃处,疑足事幽屏。一崦果可人,奇石插碧井,锵鸣若环佩,其味复甘冷;徘徊不忍去,照我须鬓影。须臾日穿林,井面光炯炯。古今胜绝意,正用

极目东南王气浮,雨余春色满皇州。看花一饮翻如醉,听角无心亦自愁。吴越是非残客梦,山川今古白人头。殷勤更向楼中望,只有孤云得自由。

时事牵连卒未休,三边烽火又惊秋。养鹰未得鹰扬力,豢虎终怀虎视忧。面势只缘前局误,肘方合向古人求。玉关不是无兵守,上策人心要急收。

壮岁本亡奇,颓龄又及斯。极知身有几,惟是醉相宜。烧草温新犊,编篱护伏雌。谋生未忘念,笑语路傍儿。

清风何处起,拂槛复萦洲。 ——裴幼清回入飘华幕,轻来叠晚流。 ——杨凭桃竹今已展,羽翣且从收。 ——杨凝经竹吹弥切,过松韵更幽。 ——左辅元直散青蘋末,偏随白浪头。 ——陆士修山山催雨过,浦浦发行舟。 ——权器动树蝉争噪,开帘客罢愁。 ——陆羽度弦方解愠,临水已

酒渴起夜汲,月白天正青。铜瓶响寒泉,闻之心自醒。井边双梧桐,映月影离离,上有独栖鹊,细爪握高枝。我欲画团扇,良工不可求。三叹拊庭楯,浩然风露秋。

鹅谿净称烟笼月。澄心白称光浮雪。净白两俱宜。天然浓淡枝。花光神意远。吮墨含毫浅。依约有香来。春风随手开。

秋日苕溪路,轻舟棹晚霞。梦魂犹畏客,行李乍离家。细细来凉吹,娟娟有晚花。平生云水兴,老境似难夸。

腊雪纷纷天散花,余清不但茁梅芽。更添西汉贤良种,聊振中兴宰相家。双手幸犹堪活国,百年元不在餐霞。寿随名勒南山石,石可磨砻寿莫涯。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另离底处最堪怜,君上吴船我蜀船。从此相思真万里,重来何止又三年。司州刺史髭如戟,国子先生瘦似椽。二子有情须问讯,为言重九向西川。

勺水回环含浅清,寸茎苍翠冠峥嵘。扁舟浮玉山前过,想见江湖万里情。

何必骖鸶上五云,由来吾道贵全身。君看白日冲霄者,多是偷桃窃药人。

君从庐墓我西东,数载惭无一字通。却喜梦游黄鹤寺,几番携手月明中。

已闻人舍地,结构旧基平。一面湖光白,邻家竹影清。应难寻辇道,空说是王城。谁信兴亡迹,今来有磬声。

北风何惨裂,吹折松与柏。溟海亦震荡,鱼龙失其宅。天地将穷闭,圣贤徒叹息。黄虞邈难逮,行矣西山客。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陆羽泉边倚瘦筇,参差台殿映疏松。五天讲去春骑虎,一钵擎来昼伏龙。像阁磬敲清有韵,苏庭云过静无踪。相逢多说游方话,知老灵山第几峰。

茂陵何识瑞乾封,遑恤萧条四海空。鲂尾如今较劳止,庙谟端不倖边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