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释德洪的《又次韵答之十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zhòng shēng fán nǎo luàn rú chén , gòng xiàn rú lái zhì zhì sh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众生: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
烦恼:(形)烦闷苦恼:自寻~|解除~。[近]苦恼|懊恼。[反]愉快。
恼乱:烦忧;打扰。
如来:佛的别名。梵语的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释迦牟尼的十种法号之一。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原诗
众生烦恼乱如尘,共现如来智智身。
自笑露腮狂宝志,识公天上石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