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二首

去岁重阳踏路尘,异乡今日恨还新。
如何佳节长为客,却恐黄花解笑人。
强饮破愁为乐酒,自怜多病足情身。
龙山旧事知难问,千载相期属此辰。

作品评述

《九日二首》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他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乡愁和离乡之苦的情感。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九月初九,我去年在重阳节时走过的路如今已被尘埃所覆盖,而我如今身处异乡,对这个节日的思念和痛苦又是全新的。我虽然身在他乡,但如何能够享受这美好的佳节呢?我却担心黄花会嘲笑我的孤身。我只能强忍心中的忧愁,用酒来寻找一丝快乐,可我自怜自己多病而行动不便,心情也难以舒展。

龙山的旧事已经难以追问,千载之久,与你相见的时刻就在今天。这句话可能指的是与亲友相聚的盛会,也可能是指与心灵的相遇。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特殊而珍贵的时刻。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乡愁的思念和对离乡之苦的痛苦感受。他描绘了自己在异乡过重阳节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与亲友团聚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抒发,展示了离乡背井者的忧伤和无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苦闷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作者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刀耕六七年。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已悲世乱身须去,肯愧途危迹屡迁。却是九华山有意,列行相送到江边。

落日犹未落,青山还自青。鸟飞云外见,泉过竹边听。童子求新汲,先生守旧扃。相看不相见,应註太玄经。

溪流平地响晴雷,石上生风捲雪来。醉拍阑干衣袖湿,十分身在白云堆。

欲行水遶山围,但闻鲲化鹏飞。女忧鬓发尽白,兄叹江船未归。

乡园灯市颇豪奢,客子扁舟恰到家。月姊层云藏宝鉴,雪神千手扑天葩。未容火树陪宵燕,谩说江梅擅岁华。苦忆醉穿罗绮阵,小軿吟度赤城霞。

绿树暗鱼梁,临流追晚凉。持杯属江月,散发据胡床。苦蕒腌齑美,菖薄渍蜜香。醉来呼稚子,扶我上南塘。

愁见干戈起四溟,恨无才术济生灵。不如痛饮中山酒,直到太平方始醒。

一片鲎鱼壳,其中生翠波。买须能紫贝,用合对红螺。尽泻判狂药,禁敲任浩歌。明朝与君后,争那玉山何。

精金美玉当难朽,白衣苍狗终何有。胡为径欲老东坡,应坐生时宿南斗。何时斯文日再中,共推元佑超群公。衮衣已易深衣古,醴酒宁思客酒浓。当年政化方随日,诏访贤良设科十。玉堂发策肆雄深,四海旁招无遁逸。缅惟贞观图凌烟,功臣剑佩空跄然。未如武德藏书府,至今名字星日悬。

三里之城渺大荒,两江横截壮金汤。唐家设险基犹在,圣代增陴虑更长。

胡笳未了遽成归,妇职如何敢失期。弹到佳声重入塞,伯喈未免念文姬。

菩提烦恼等空平,色裹胶青用始精。盐入水中寻不见,□舌轻点笑欣欣。

溪上闲行日未斜,石桥南北见桃花。避人鱼入深深水,傍母凫眠浅浅沙。渡口孤舟依野店,矶头一径到渔家。何时谢却尘中事,来就田围学种瓜。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蒙。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主西东。

心游魏阙鱼千里,梦觉邯郸黍一炊。蔬食菜羹吾亦饱,逍遥堂下叶辞枝。

曾闻檐葡林,自是佛世界。何许郁若风,飘飖能自在。不然山之灵,作意现奇怪。于此证香严,通途盖亡碍。

百年弓剑入桥陵,岂料三泉化劫尘。空有鱼灯照荒土,忍将玉轴问遗民。苍梧日落啼丹雀,金粟云深卧石麟。寒食家家上后冢,六宗盂饭属何人。

剑倚梅花鹤梦醒,东游吟骨带秋清。台山路杳神仙迹,楚国书来母子情。半榻烟霞应有约,一筇风雪且兼程。丁宁及早催行李,莫待西湖草色平。

仙境清闲识者稀,几人来此学幽栖。红泉瑶草春长在,流水桃花路弗迷。丹气犹涵阶下井,遗踪难认壁间题。只怜星石今无恙,夜夜寒光北斗齐。

汉宫娇额半涂黄,粉色凌寒透薄妆。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认暗香。不为调羹应结子,直须留此占年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