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胜犹同昔,萧森此一方。

出自明代汪彦的《与沈源美杜言登候涛山观海六十韵》

出自明汪彦的《与沈源美杜言登候涛山观海六十韵》

拼音和注音

xíng shèng yóu tóng xī , xiāo sēn cǐ yī f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一方:1.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郑玄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司马贞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宋范成大《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郑玄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观音在南海,普贤在峨眉,文殊在五台。”清顾炎武《与人书》之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3.一个方面;一带地方。《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齐有天下日浅,恩洽未布,一方或饥,当加优养。”宋欧阳修《乞奖用孙沔札子》:“其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边人思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所以一方惧怕,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赤身绑缚,送到庙中。”陈沂《奔袭刘黑七》:“我这下子活捉了他,不仅为我们这一方的老乡们除了害,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礼·考工记·鲍人》:“信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晋书·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宋曾巩《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况於时异事殊,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5.一种;一类。《慎子·民杂》:“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训》:“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高诱注:“方,类也。”《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6.犹言一种方法。《吕氏春秋·君守》:“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高诱注:“方,道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7.一种配方或药方。《南齐书·虞悰传》:“悰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上就悰求诸饮食方,悰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悰乃献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游记》第七九回:“朕得一疾,缠绵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8.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唐李贺《北中寒》诗:“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9.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唐曹松《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元曾瑞《留鞋记》第四折:“将绣花鞋一隻、香罗帕一方,揣在小生怀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湘事记·军事篇二》:“其时都督印信未刊,随取草纸一方,上书都督焦临时命令,委任某为标统,某为营官,下盖四正小印。”臧克家《罪恶的黑手》诗二:“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10.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种榆法:於其地畔种者,致雀损穀;既非丛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种之。”唐王建《上田僕射》诗:“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絃。”宋张载《经学理窟·周礼》:“井田亦无他术,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11.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唐李端《送从叔赴洪州》诗:“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唐刘禹锡《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12.宋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食货志上二》及《文献通考·田赋四》。13.一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鲁迅《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至于诸君,是与旧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一方做工,这是新的境遇。”14.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四讲:“在战争的两方面,一方叫做协商国,一方叫做同盟国。”15.一万的隐语。详“一干一方”。

萧森:1.草木茂密貌。2.形容草木凋零衰败。3.凄凉阴森。

形胜:1.谓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2.指险要之地。3.谓山川壮美。4.指山川壮美之地。5.谓利用有利的形势制胜。

汪彦

不详


原诗

浩淼乾坤里,缘萝陟宝坊。

披轩汎容与,适意纵徜徉。

粉堞潮声撼,青峰练影凉。

九州分控带,万里尽微茫。

直是奔元气,宁容溯滥觞。

偶时能震地,何谷不遵王。

受露疑无底,浮天似有傍。

乘衰输巨壑,避碍度回塘。

险阻蛟门设,咽喉鳌柱当。

及秋风作浪,未晓日登光。

形胜犹同昔,萧森此一方。

数丸占涨汐,跳沫走平冈。

白昼惊凫梦,寒霾失雁行。

收鲜归近浦,濯网挂危樯。

积湿冲衣润,沦阴合岸黄。

悬洲歌伐木,鬻渡竞鸣榔。

岛阔潮鸡应,流深赑屃强。

涛翻如峭壁,澜静即康庄。

浪指尾闾泄,虚传鳅穴张。

无繇穷地脉,总道接天潢。

海味居民熟,风波过客尝。

大鱼吞雀舫,姹女舞霓裳。

蜃结孤楼迥,鳌擎别屿长。

援琴情易写,衔木恨难忘。

入水禽形化,凝鞭石血藏。

扬尘说清浅,满屋记沧桑。

方士怜徐福,飞仙笑始皇。

当空馀鸟道,寥廓断鼋梁。

梵刹遗金钵,蓬瀛敞玉堂。

潜灵时出没,阴火暮辉煌。

牛啖红莲铁,人餐白石粮。

本非尘世界,只在水云乡。

肉骨少轻举,真如莫阐扬。

畏途正汹汹,东海自泱泱。

决注频观彗,炊烟遍煮霜。

珍奇资奥府,捆载集行商。

盘泪鲛人泣,冰蚕泉室将。?征多踞虎,朝贡久无狼。

遥望鲸鲵窟,还忧鱼鳖殃。

徵兵闻羽檄,移汛戒艅艎。

不犯斗牛象,谁歼金虎芒。

鸿冥青汉冷,龙蛰紫云荒。

一啸阳侯遁,三山神瀵香。

翼从沈发北,愁巳散眉眶。

鲁氏偏逃爵,任公肯钓璜。

呼开关九豹,吹落管双凰。

所见银宫阙,应销土胃肠。

烟霞因世癖,傲睨觉身妨。

色界冥濛老,年华搏激忙。

蓬飘随泡聚,机息共鸥翔。

薄俗浑皆浊,吾生且独狂。

珠遗聊复隐,蠡测那能量。

河伯趋堪叹,波臣语漫伤。

掀髯照尘帻,回首问慈航。

桂树摇明镜,芙容吐碧铓。

怀材方百六,选胜岂寻常。

历览真都幻,登临殊未央。

眼前襟旷荡,杯底兴淋浪。

襌月频挥麈,佺期屡据床。

醉来携手去,箕踞看扶桑。

诗词推荐

悠然阁这名,名从见中起。长哦好仁诗,高山勤仰止。意与口俱到,掘井真得不。嗟哉世间人,穿鉴求义理。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彩城残月带微霜,版奏中严夜未央。三献欲终侵曙色,百神齐下散天香。珠旒微乱埙篪韵,迤燎轻笼剑佩光。此夕商山对何物,猿啼鸟哭树苍苍。

阊阖城西山四面。鸭绿鳞鳞,轻拍横塘岸。一阵东风羊角转。望中已觉孤帆远。独恨寻芳来较晚。柘老桑稠,农务村村遍。山鸟劝酤官酒贱。炊烟深巷听缲茧。

赤岸若朝霞。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莫忘八行书。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碧树银塘接画楼,天人谁肯降琼輈。三山密信传青雀,五日归鞍跃紫骝。郢酒泛冰星弁侧,吴歈倚瑟黛蛾愁。云峰得句怀真赏。瘦尽东阳沈隐侯。

十里湖光十里松,松阴路到十高峰。窗看渡口随湖月,楼听云门度岭钟。梁帝钵含山雨润,普贤台鏁藓花重。谁人的是忘机子,香稻寒蔬养瘦容。

腊尾春头半月期,寒欺人日雪销迟。才升晴旭扶桑树,便拂东风细柳枝。和气满城真可掬,丰年击壤已先知。侏儒温饱皇天赐,行续中和乐职诗。

幸忝君子顾。遂陪尘外踪。闲花满岩谷。瀑水映杉松。啼鸟忽临涧。归云时抱峰。良游盛簪绂。继迹多夔龙。讵枉青门道。胡(一作故。一作用)闻长乐钟。清晨去朝谒。车(一作鞍)马何从容。

赌却华亭鹤,围棋未肯还。方为剖符守,又近烂柯山。鱼稻荆杨下,风烟楚越间。小君能赋咏,应得助余闲。

壮士未酬志,乘秋感慨多。幽燕新种落,唐汉旧关河。塞月沉青琢,边声入暮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万物不移三百篇,得鱼固自我忘筌。绪余一醒冬烘眼,快着长安得隽鞭。

世事真如此,劳生何所知。功名蚁行磨,意气鹊栖枝。于蒍歌偏好,归来赋足师。达人宁自苦,天乐更无疑。

秧针刺水麦锋齐,漠漠平沙白鹭飞。尽道春光已归去,清香犹有野蔷薇。

清秋吟更僻,况复古亭间。少梦虫声碎,无风树影闲。月华澄曲沼,霜气满空山。不见张夫子,谁人共往还。

凄风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绵。

昔忝东川使,知公才諝长。莫邪宁是利,薤本未为强。横槊悲秋塞,凝香送夕阳。边关正多事,感慨卧龙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