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邓成这粟庵

一粟本非悭,纵横透入关。
要知千种解,不离一尘间。
透彻通真境,拘留即妄攀。
须弥聊比喻,未是最高山。

作品评述

《寄题邓成这粟庵》是宋代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寄托的方式表达了一种精神境界和哲理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粟本非悭,纵横透入关。
要知千种解,不离一尘间。
透彻通真境,拘留即妄攀。
须弥聊比喻,未是最高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粟之物为比喻,探讨了人生的境界和智慧的解读。作者通过一粟的形象来传达深刻的哲学思考。

首先,作者说一粟本非悭,表明一粟之物本身并不可贪恋,不值得过度追求。这里的一粟可以理解为微小的物质财富或功名利禄,它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接着,纵横透入关,意味着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可以通过纵横的行动和思考,洞察到人世间的关卡和难题。这句话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智慧和领悟的追求。

然后,要知千种解,不离一尘间。这句诗意味着对于世间万事万物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一尘间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千百种的解释和解读。它强调了人生智慧的源泉来自于对于现实世界的观察和体悟。

在透彻通真境,拘留即妄攀这两句中,作者告诫人们要透彻理解真实的境界,不要过于执着于表象,因为束缚于现实的观念和欲望只会带来错误的追求和幻想。

最后,须弥聊比喻,未是最高山。这句诗以须弥山作为比喻,意味着须弥山虽然高大壮丽,但并非最高的山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的无限追求,告诫人们不要满足于表面的成就和极限,应该不断向更高的境界追寻。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远的表达,寄托了对于人生智慧和境界的思考。作者以一粟之物为象征,将人生的追求和境界与深刻的哲学思考相结合,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和智慧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闲琴开旅思,清夜有愁心。圆月正当户,微风犹在林。苍茫孤亭上,历乱多秋音。言念待明发,东山幽意深。

漫浪江湖天一方,故人不见两三霜。对床说尽平生话,黄叶声中秋夜长。

红苞紫萼曾欺雪,素艳清香解动人。自有风传枝上意,肯教蝶见蕊中真。

尘埃归去五湖东,还是衡门一亩宫。旧业旋从征赋失,故人多逐乱离空。因悲尽室如悬罄,却拟携家学转蓬。见说武王天上梦,无情曾与傅岩通。

满城风日酿轻霜,昨夜东篱菊尽黄。正月自非添一闰,此花安得及重阳。新鸿远到愁无信,螃蟹中虚怕有芒。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

王孙憔悴食无肉,天遣枯肠出双玉。荒园夜饮供一醉,仙物无乃遭轻辱。王孙高名满天下,剸脍龙蛟刀几熟。眼高不为小物变,采掇仅同葵薤属。怜君十年清颍客,年少未甘窥药录。再逢灵药慎勿轻,不死问君安可独。

数载从军似武夫,今随戎捷气偏粗。汉皇若问何为者,免道高阳旧酒徒。

望君不见复何情,野草闲云处处生。应向秦时武陵路,花间寂历一人行。

翩翩凉树下茅堂,揖客柴门去栈长。山外横舟篷不启,谁知世有送迎忙。

华堂掩映一池清,着此崔巍若化成。胸次玲珑具丘壑,世间仿佛见蓬瀛。碧云堆上千峰立,绿水光中万象生。欲去河阳种桃李,回头又觉宦情轻。

竹影桐阴满旧山,凤凰多载不飞还。登台只有吹箫者,争得和鸣堕世间。

引蔓出云树,垂纶覆巢鹤。幽人对酒时,苔上闲花落。

西郭天泉里,依依得旧游。绮罗红芰晓,丝管万蝉秋。柳碍秋千陌,萍枕祓褉舟。华年勿复道,谁为驻东流。

衡门久栖迟,永日孰与俦。既绝车马喧,遂适林塘幽。荷香因雨来,水鸟鸣相酬。虚怀睨物表,可以观天游。古来英雄人,何异貉一丘。茫然不知归,没世随波流。

喜鱼在深处,幽鸟立多时。(《马侍中池亭》,《纪事》)菖蒲花不艳,鸲鹆性多灵。(《古今诗话》)盘中是祥瑞,天下恰炎蒸。(卖冰者,以下《吟窗杂录》)待暖还须去,门前有路岐。(《夜坐》)春雨无高下,花枝有短长。(《春诗》)老负峨眉月,闲看云水心。(《赠齐己》,《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义士皆痛愤,纪纲

少年宫女那曾愁,相送琵琶学泪流。姊妹大来闲话旧,才人多少怨箜篌。明妃塞上已青冢,我辈宫中也白头。

朱轮画戟拥高牙,散作棠阴十万家。渐向瑶阶对红药,长倾玉斝寿黄花。仙风自是骑鲸客,逸兴行飞犯斗槎。谁为淮南门下客,愿随鸡犬上云霞。

轻重之衡,妍媸之鉴。堂堂类而莫齐,的的混而不滥。身世闲闲,情田淡淡。秋水澄澄,江鸥泛泛。一点彻底兮丛林渊源,万化夤缘兮葛藤枝蔓。

一点神魂初托魄。青莲华里琉璃宅。毫相法音非间隔。虽明白。到头不似金台客。九品高低随报获。或经劫数华方拆。若是我生心性窄。应煎迫。未开须把莲华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