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咏崔奉礼小园

前此访君时,已观堂宇邃。
安知中屏开,自有幽林致。
花搴岩桂红,石擘云根翠。
正当秋风来,不见摇落意。
日得吟其间,何须去为吏。

作品评述

《追咏崔奉礼小园》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此访君时,已观堂宇邃。
安知中屏开,自有幽林致。
花搴岩桂红,石擘云根翠。
正当秋风来,不见摇落意。
日得吟其间,何须去为吏。

诗意:
诗人在这首诗中追忆他曾经拜访过的崔奉礼的小园,描绘了园中幽深的景色和宁静的氛围。他感叹自然景观的美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崔奉礼的小园。诗人在第一句表达了他在之前访问过崔奉礼的府邸,感叹府邸的宏伟壮丽。接着,他希望探访府邸的中屏门,以期发现其中隐藏的幽深之处。诗人表达了对府邸内部幽静林木的向往和喜爱。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园中的景色和自然元素。花朵绽放在岩石上,鲜红的岩桂花与青翠的云根相映成趣。这里的描写给人以美的享受,展示了自然景观的恬静和神奇之美。

在下一句中,诗人提到了秋风的到来。秋风往往伴随着枯叶的飘落,但在这个园中,他并没有看到摇落的景象。这种对秋风的描绘,暗示了这个小园的宁静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亦可理解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小园里吟咏的愉悦,他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诗意的陶冶已经足够,不需要去担任官职。这种对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对文人境地的向往,是宋代文人常有的情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小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艺术的热爱,是一首具有典型意义的宋词作品。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少年看花双鬓绿。走马章台管弦逐。而今老更惜花深,终日看花看不足。坐中美女颜如玉。为我一歌金缕曲。归时压得帽檐欹,头上春风红簌簌。

白日已堕地,回光烛青天。人生时景只如此,莫将眉目夸盛年。花开容易落,花落难复开。开落竟谁有,对之心为摧。君不见玉山山下树,曾见主人罗笙歌。主人去后亭馆废,空余满树秋风多。若将金玉驻光景,鉴之前事将如何!

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苦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

山兄心似我,岸谷亦难交。不见还相忆,来唯添寂寥。茶烟粘衲叶,云水透蘅茆。因话流年事,斯须不可抛。

地形吞七泽,山势压重湖。

龙川天下士,女子节尤奇。孟母迁邻训,共姜誓己诗。生无封国分,殁有表阡时。曾识双珠树,聊为补些辞。

中宵游帝所,广殿缀仙官。天逼星辰大,霜清剑佩寒。赋诗题碧简,侍宴跨青鸾。惆怅尘缘重,梦残更未残。

夜深只见灯高下,春尽不知人往还。

钟陵千首作,笔绝亦身终。知落干戈里,谁家煨烬中。吟斋春长蕨,钓渚夜鸣鸿。惆怅秋江月,曾招我看同。

十载唯耕谷口云,倚锄时复看天文。世间贵贱君皆识,却恐吓无人解识君客身犹卧玲珑石,乡梦长悬岝崿山。詹尹自应知我意,为言何日定当还。

爱闲不向争名地,宅在街西最静坊。卷里诗过一千首,白头新受秘书郎。

承明年老辄自论,乞得湘守东南奔。为闻楚国富山水,青嶂逦迤僧家园。含香珥笔皆眷旧,谦抑自忘台省尊。不令执简候亭馆,直许携手游山樊。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碧波回屿三山转,丹槛缭郭千艘屯。华镳躞蹀绚砂步,大旆彩错辉松门。樛枝竞骛龙蛇势,折干不灭风霆痕。

徐行历历转深豅,人意何如鸟语同。山路梅花浑扫迹,春风尽属野樱红。

淋漓满腹藏春雨,突兀半拳生晓云。草香花落后,云黑雨来时。

郁郁高阳里,生才世不孤。八龙归月旦,三凤继天衢。梁坏吾安仰,人亡道固癯。空令湖海士,愁绝奠生刍。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清貌不识睡,见来尝苦吟。风尘归省日,江海寄家心。与鹤期前岛,随僧过远林。相于竟何事,无语与知音。

渐是梅花雪片时,雁书底苦趣归期。虽然未尝西湖雪,犹及梅花第一枝。

乱寻花木傍山栽,虽有此门未必开。过眼利名休挽我,年来心地已如灰。

清江长官空书来,朱玠妙笔空悠哉。恐是怕上万言书,恶嫌并命憎不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