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胡直内并寄夏自然

直内苦吟今贾孟,自然近作欲韦陶。
曩时场屋犹无恙,前辈科名许独高。
诗句孰能传海内,官衔仅足诧儿曹。
雁门太守何为者,为道深衣胜紫袍。

作品评述

赠胡直内并寄夏自然

宋代方回所作的《赠胡直内并寄夏自然》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胡直内和夏自然的赞赏和敬意。通过几个意象和对比,揭示了他们的才华和地位。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直内苦吟今贾孟,
自然近作欲韦陶。
曩时场屋犹无恙,
前辈科名许独高。
诗句孰能传海内,
官衔仅足诧儿曹。
雁门太守何为者,
为道深衣胜紫袍。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胡直内和夏自然的赞美和敬佩之情。通过对两位才子的才华和地位的描述,突显了他们的非凡之处。

首先,诗中提到胡直内苦心钻研,如今已经成为贾孟(指古代文学家贾谊)般的人物,而夏自然近来也开始涉猎韦陶(指魏征)的作品。这表明胡直内和夏自然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出众的天赋和努力,正在逐渐崭露头角。

其次,诗中提到曾经的场屋(指文坛)依然保持着无恙,前辈们对他们的科举成就也是许多人所仰慕的。这暗示着胡直内和夏自然在文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他们的成就被前辈们所认可,成为了他们独一无二的光荣。

接着,诗中谈到诗句的传播和影响力。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胡直内和夏自然诗作的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的诗句能够传遍海内,广为人知。这体现了他们的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能够触动人心,使人们为之动容。

最后,诗中提到雁门太守。太守在古代是地方上的官职,而雁门太守被赋予了更高的象征意义。作者以雁门太守来比喻胡直内和夏自然,表达了他们对道义的追求和修养的深厚。他们的品德和学识使得他们的地位超越了官衔本身,胜过了身着紫袍的高官。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胡直内和夏自然的赞美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才华和地位的敬佩之情。作者认为他们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超越了官衔的限制,展现了道义修养的高尚。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对才子们的赞赏,同时也凸显了他们的非凡魅力和令人钦佩的地位。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脱腕符移日旁午,鱼眼浮香须一煮。客来捧腹共轩渠,暂时拨置官文书。喜客恨无鲜可击,满盂脱粟饥时吃。睡魔不待巧挤排,雪花小啜清风来。人生何苦浪驰逐,但得所求心自足。意在春风晓露边,爱惜一旗轻万钱。碾破云龙还不饮,滟滟金荷扶玉筍。渠方醉魄甘沉迷,我自诗情要勾引。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香汤沐浴更斋清,运动形躯四体轻。魔鬼自然生怕怖,神魂必定转安宁。从无入有皆真实,去住何难妙最精。五行聚散归一体,灵源不用苦煎烹。

摇摇旌旆出洪都,弥望田畴总废墟。羸马不前身突兀,耕夫相视笑轩渠。倚松茅屋斜开径,近水人家半卖鱼。蒲叶向冬犹未割,临风遥忆路温舒。

共庆清朝,四时欢会,贺筵开会集佳宾。风流鼓板,法曲献仙音。鼓笛令、无双多丽,十拍板、音韵宣清。文序子,双声叠韵,有若瑞龙吟。当筵,闻品令,声声慢处,丹凤微鸣。听清风八韵,打拍底、更好精神。安公子、倾杯未饮,好女儿、齐隔帘听。真无比、最高楼上,一曲称人心。

学僧居丈室,不似客途中。独榻卧明月,长廊受晚风。书痴成病懒,诗债喜穷工。汩汩尘埃者,吾今愧此翁。

秋日家乡远,西风去雁迟。小儿应药喜,老父数归期。昨夜三江梦,今朝五字诗。至情如饮水,冷暖自深知。

万里关山冢,明妃旧死心。恨为秋色晚,愁结暮云阴。夜切胡风起,天高汉月临。已知无玉貌,何事送黄金。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岁暮登城望,偏令乡思悬。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十里届宾馆,征声匝妓筵。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

松肪燎火满炉红,甖粟煎汤到手空。试问斋居守丹灶,何如醉卧听松风?

轴舻千里薄枞阳,未数当年汉省方。勿为催归啼望帝,且看奉引驾乘黄。四边每报风尘静,万国同瞻日月光。我愿与民歌击壤,求田当卖橐中装。

年老逢春莫厌春,住家况复在天津。既将水竹为生计,须与风花作主人。故宅费功除瓦砾,新畦加意种兰薰。未知去此闲田地,何地更能容此身。

轩辕铸镜谁将去,曾被良工泻金取。明月中心桂不生,轻冰面上菱初吐。蛟龙久无雷雨声,鸾凤空踏莓苔舞。欲向高台对晓开,不知谁是孤光主。

倚楼历历算行藏,囏阻颠危暗自伤。垂近七旬天所借,孰怜三岁父云亡。岭南蛊毒千山雾,燕北毡寒六月霜。殿榜郡符皆画饼,空余骨痛似金疮。

骤雨归山尽,颓阳入辋川。看虹登晚墅,踏石过青泉。紫葛藏仙井,黄花出野田。自知无路去,回步就人烟。

院宇秋明日日长,社前一雁到辽阳。陇头针线年年事,不喜寒砧捣断肠。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全。

似我生男父合贫,腰斤岭上解求薪。君今有子为官去,何惮携家踏路尘。

唼唼绿头鸭斗,翻翻红尾鱼跳。沙宽水狭江稳,柳短莎长路遥。人争渡处斜日,月欲圆时大潮。我比天随似否,扁舟醉卧吹箫。

预忧囊瘿病龙锺,乞得仙方便有功。纵免项如樗里子,也应头似夏黄公。西晖亭下峰峦碧,南静川未木叶红。尽是贰车堪醉处,春来唯恐酒罇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