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子仪寄吴仲庶

并驰绝塞待燕邻,喜过重关值故人。
阔别经年劳远梦,留连此日奉清尘。
威行列郡连营肃,恩浃诸戎异域春。
愿学子云承汉诏,未央宫壁颂功臣。

作品评述

《和李子仪寄吴仲庶》是苏颂所作,描绘了作者与李子仪在边塞相聚的情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并驰绝塞待燕邻,
喜过重关值故人。
阔别经年劳远梦,
留连此日奉清尘。
威行列郡连营肃,
恩浃诸戎异域春。
愿学子云承汉诏,
未央宫壁颂功臣。

诗意:
诗词以作者与李子仪在边塞相见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李子仪的重逢之喜悦。苏颂长期离乡背井,与李子仪的分别已经有多年之久,这次相会让他感到非常愉悦。诗词中还涵盖了对李子仪的景仰和对他在异域边疆上英勇才略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李子仪的重逢场景。诗的开头,“并驰绝塞待燕邻”,表现了作者在边塞等待燕山地区的李子仪的到来,刻画了作者对他的期盼之情。接着,“喜过重关值故人”,表达了作者与李子仪相遇的喜悦之情,两人重逢于重重关隘之外,增加了情感的强烈度。

接下来的两句,“阔别经年劳远梦,留连此日奉清尘”,表达了作者与李子仪长时间分别的辛苦和思念之情。作者与李子仪长期离乡背井,在异乡漂泊,思念家乡,此刻与李子仪相聚,心情无比舒畅。

后两句,“威行列郡连营肃,恩浃诸戎异域春”,表现了李子仪在异域边疆上的威仪和功勋。他在列郡之中威严行走,军营显得庄重肃穆。他的恩德滋润着这些异域的戎狄,使得他们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最后两句,“愿学子云承汉诏,未央宫壁颂功臣”,表达了作者对李子仪的敬仰和希望。他希望李子仪能够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成为朝廷宫廷中崇高的功臣,受到学子们的歌颂。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表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与李子仪重逢的喜悦和对李子仪的景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李子仪在异域边疆上的威仪和功勋。整首诗气势恢弘,情感真挚,既描绘了作者个人的喜悦与思念,也抒发了对李子仪的敬佩和期望。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前日去春城,今朝还故陌。马有甚烦意,人多远行色。暂尔厌风埃,那堪为久客。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半醉时。因月因花因兴咏,代书代简代行移。池中既有双鱼躍,天际宁无一雁飞。无限交亲在南北,尧夫非是爱吟诗。

醉阅东风百种花。醒来长悔误随车。须知绿幕黄帘底,别有春藏姚魏家。空想像,剩惊嗟。梦云从此漫天涯。二年得趁花前约,潘鬓缘愁恐更华。

全州城南何壮观,石崖为趾江为濠。凌落渡江骑马去,空蒙瘴雾漫绨袍,逦迤过滩水,小艇浮桐槽。半渡急雨雪,舟师失飞篙。雨飞山路水如注,石齿荦确森戈刀。马蹄转偶不得过,有力如虎空皮毛。地穷路尽处,横绝青山高。褰衣扶杖蹑天险,十步九顾愁猿猱。长沙顿伏几百折,背膂菌蠢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问望簪绅旧,恩华雨露重。图书周内史,汾浍晋全封。秀发千寻壁,寒生百炼锋。归时门有戟,惜别更从容。

谁叩柴门寄我诗,迎门稚子候予归。青山唤醒十年梦,明月空怀千里思。今晋古秦天地隔,范雎张禄姓名非。人生百岁发相见,世事悠悠未可知。

系马道边树,杖藜坡外冈。风来花自笑,露过草犹香。乐事论三月,吟怀骛八荒。时平那有感,双泪肯浪浪。

轻暑单衣四月天。重来间屈指,惜流年。人间何处有神仙。安排我,花底与尊前。争道使君贤。笔端驱万马,驻平川。长安只在日西边。空回首,乔木淡疏烟。

一春雨脉发清泉,何以平畴旱欲然。太守自惭无善政,铃斋朝夕谩祈天。

吴塞蒹葭空碧海,隋宫杨柳只金堤。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真人俄整舄,双鹤屡飞翔。恐入壶中住,须传肘后方。霓裳云气润,石径术苗香。一去何时见,仙家日月长。

不问有言无言,说甚见影见鞭。露柱口挂壁上,灯笼倒退三千。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差差。

江边微雨柳条新,握节含香二使臣。两绶对悬云梦日,方舟齐泛洞庭春。今朝草木逢新律,昨日山川满战尘。同是多情怀古客,不妨为赋吊灵均。

轻阴小雨夜连晨,中使传呼散紫宸。天气薰蒸疑作暑,风光回转欲留春。班分辇道花迎佩,仗出宫墙柳映人。独喜联镳归去早,六街消尽马蹄尘。

爽籁生遥圃,斜晕落斗岑。微茫浮草际,零乱起墙阴。武子窗尘积,隋家苑树深。灯光透蔬隙,珠彩射清当。野磷宵争出,星榆晓共沉。长门秋漏永,偏照泪涔涔。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天子绣衣吏,东吴美退居。有园同庾信,避事学相如。兰畹晴香嫩,筠溪翠影疏。江山九秋后,风月六朝馀。锦帙开诗轴,青囊结道书。霜岩红薜荔,露沼白芙蕖。睡雨高梧密,棋灯小阁虚。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尘意迷今古,云情识卷舒。他年雪中棹,阳羡访吾庐。

缄书报子玉,为我谢平津。自愧扫门士,谁为乞火人。词臣陪羽猎,战将骋骐驎。两地差池恨,江汀醉送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