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史浩的《丁酉八月十三日夜以经筵官番宿翰苑予十五年前曾为学士(其二)》
拼音和注音
shěn sī shí wǔ nián qián shì , zhuàng zhì xiāo mó xuě mǎn tó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壮志:(名)伟大的志向:雄心~|~凌云|~未酬。
消磨:(动)①使意志、精力等逐渐消灭:~志气。②度过(时间,多指虚度):~时光。[近]消遣。
前事:过去的事情。
沈思:亦作“沉思”。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原诗
忆昔初为鳌禁游,油拳草制拜公侯。
沈思十五年前事,壮志消磨雪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