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诗

三丈为树八尺行,花艳桃李叶柘桑。
元龙自是湖海客,师德去寻田舍郎。

作品评述

《扇子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这首诗以扇子为主题,通过描绘扇子的形态和图案,展现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李石在诗中描述了扇子的外形特征:“三丈为树八尺行,花艳桃李叶柘桑。”这里的“三丈为树八尺行”表达了扇子的宽大和长远,给人以开阔和自由的感觉;“花艳桃李叶柘桑”则展示了扇面上绚丽多彩的花朵图案,增添了生机和美感。

诗中还提到了“元龙”和“湖海客”,表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境遇。元龙可能是指李石自己的字号,而“湖海客”则描绘了他远离家乡,漂泊在湖海之间的旅行者的形象。这种游子的身份与扇子作为旅行必备品的意象相呼应,凸显了诗人对离乡背井的思念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最后两句“师德去寻田舍郎”,则暗示了诗人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寻找着真正的归宿。这里的“师德”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师傅,而“田舍郎”则是指具有质朴生活和田园情怀的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真实和本真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扇子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美感和追求自由的情感。扇子作为一个具体的物象,被赋予了广阔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对扇子的形态、图案和象征意义的描绘,使得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扇子所带来的凉爽和自由,以及诗人对于美好生活和追求真实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天然标格。不问青枝和绿叶。仿佛吴姬。酒晕无端上玉肌。怕愁贪睡。谁会伤春无限意。乞与徐熙。画出横斜竹外枝。

春来何处最花繁,湖水西头百亩园。无限游人折红蕊,可怜桃李自无言。

憧憧合合,八表一辙。黄尘雾合,车马火热。名汤风雨,利辗霜雪。千车万驮,半宿关月。上有尧禹,下有夔契。紫气银轮兮常覆金阙,仙掌捧日兮浊河澄澈。愚将草木兮有言,与华封人兮不别。

云际翻风断雁斜,城阴盘暮噪栖鸦。春容落景寒犹嫩,望尽遥天数缕霞。

车马长云寂,逍遥意亦嘉。水田殊不恶,茅屋讵堪嗟。故土含情远,荒村入望赊。何由慰旅泊,耕殖毕生涯。

世事朝朝异,炎凉处处同。江山千古在,风月几时穷。采菊思陶令,登楼忆庾公。客情消不得,又听北征鸿。

睡起临窗坐,妆成傍砌闲。春来莫卷绣帘看。嫌怕东风吹恨、在眉间。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蓦然收袖倚栏干。一向思量何事、点云鬟。

云埋月缺晖寒灰,飚发齐如巨象豗。纵勇万川冰柱立,纷披千障土囊开。鲁门未怪爰居至,郑圃何妨御寇来。终夜不眠谁与共,坐忘唯有一颜回。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

撰日瞻景,诚陈乐张。礼容秩秩,羽舞煌煌。肃将涤濯,祗荐芬芳。永锡繁祉,思深飨尝。

古郡巴蛮国,空山夏禹祠。鸦归暗庭柏,巫拜荐江蓠。草蔓青缘壁,苔痕紫满碑。欲归频怅望,回棹夕阳时。

谁谓庐陵是富州,反成穷匮省支。寿筵只作家常办,不学豪奢呈逞异差。

金茎露,金茎露,绝胜九霞觞。挼碎菊花如玉屑,满盘和月咽风香。不老是丹方。六十七,六十七,七岁见端平。记得是秋除目好,近年大路到南京。楚制起诸生。

落花尽,寂寞委残红。蝶帐梦回空晓月,凤楼人去谩东风。春事已成空。闲伫立,□□水溶溶。云锁乱山横惨淡,烟笼绿树晚溟濛。却在泪痕中。

村环十里即朱陈,时节过从气谊真。酒味同甘山脉水,韭香一洗俗饕尘。云南近日偶无事,天下几人知此春。相对无言无尽意,不将桃李著精神。

山僧好寂静,入云恨不深。峰间一雨昏,林表孤灯沈。往来有猿狖,呼啸自成音。

折梅寄故人,故人青云间。青云杳无路,梦里相往还。我爱梅花娟,彼惜桃李颜。相逢不相契,何事劳追攀。守此岁寒心,持以遗所欢。

禁署方怀忝,纶闱已再加。暂来西掖路,还整上清槎。恍惚归丹地,深严宿绛霞。幽襟聊自适,闲弄紫薇花。

绕檐森竹木,环列类排衙。供客何消酒,论文只藉茶。禽声喧昼永,日影印窗斜。更有清虚事,凭栏看藕花。

遥夜独不卧,寂寥庭户中。河明五陵上,月满九门东。万里亲朋散,故园沧海空。归怀正南望,此夕起秋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