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讲尚书彻太清楼锡宴

洛书初罢讲,汉苑特开筵。
将许陪旒扆,先容况简编。
神宗遗札启,真祖实文宣。
密坐瞻尧日,凝心听舜弦。
赐花缃叶缀,劝酒玉户传。
恩重天难报,肌肤岂易镌。

作品评述

《皇帝听讲尚书彻太清楼锡宴》是宋代夏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场景,皇帝亲临太清楼,召集尚书彻底讲解洛书。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皇帝听讲尚书彻太清楼锡宴,
洛书初罢讲,汉苑特开筵。
将许陪旒扆,先容况简编。
神宗遗札启,真祖实文宣。
密坐瞻尧日,凝心听舜弦。
赐花缃叶缀,劝酒玉户传。
恩重天难报,肌肤岂易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庄严而庄重的场景,皇帝亲临太清楼,召集尚书彻底讲解洛书。洛书是古代的一种祭祀礼仪书籍,这里用来象征着文化和智慧。皇帝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洛书的内涵,特地召集尚书,希望能够从他们的解读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诗词以皇帝听讲洛书的盛宴为背景,描绘了场景的热闹和庄严。通过使用诸如"皇帝"、"尚书"、"洛书"、"汉苑"等词语,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整个场景充满了文化和智慧的氛围。

诗词还表达了皇帝对文化的重视和对智慧的渴望。皇帝密坐,凝心倾听,展现了他对洛书内涵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他赐予花和叶作为装饰,表示对尚书的赞赏和鼓励。同时,皇帝劝酒玉户传,也表现出他对尚书的亲近和信任。

最后两句"恩重天难报,肌肤岂易镌"表达了皇帝对尚书的深深感激之情。皇帝深知自己所受到的恩惠难以回报,也明白尚书们的辛勤付出是无法轻易评价的。这两句诗句通过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皇帝对尚书们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皇帝听讲洛书的盛宴,表达了皇帝对文化和智慧的重视,以及对尚书们的赞赏和感激之情。诗词运用庄重、肃穆的词语,营造了一种庄严而庄重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皇帝与尚书们共同追求智慧的场景。

作者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曾被梅花累十春,孤山踪迹断知闻。百篇依旧相嘲弄,却恐梅花又怕君。

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笔端红翠。造化工夫春有意。云梦涵胸。好去蓬山十二重。天街追骑。催唤谪仙泥样醉。电扫云空。百斛明珠咳唾中。

梁苑相从簿领中,清风相逐画船东。婆娑江海凌云鹤,饮啄笼樊失渚鸿。别後丹砂迷旧诀,愁来白发变衰翁。此间诗老仍勍敌,正忆高吟酒盏空。

蓼滩芦渚好徜徉,肯便云天去作行。未用选奴防夜燎,不妨结伴傲晨霜。

十洲三岛,运长春、不夜风光无极。宝阁琼楼山上耸,突兀巍峨千尺。绿桧乔松,丹霞密雾,簇拥神仙宅。漫漫云海,奈何无处寻觅。遥想徐福当时,楼般东下,一去无消息。万里沧波空浩渺,远接天涯秋碧。痛念人生,难逃物化,怎得游仙域。超凡入圣,在乎身外身易。

澄湖楼畔梵王宫,门外陂塘尽日风。来访故人嗟未值,绝怜秋色与谁同。不遑将母君应叹,始可言诗我未工。须信梦多因境熟,夜深犹在寺门东。

肃肃层城里,巍巍祖庙清。圣恩覃布濩,异域献精诚。冠盖分行列,戎夷变姓名。礼终齐百拜,心洁尽忠贞。瑞气千重色,箫韶九奏声。仗移迎日转,旆动逐风轻。休运威仪盛,丰年俎豆盈。不堪惭颂德,空此望簪缨。

春泥滑滑雨潇潇,田父力作收坠樵。归来不敢道姑恶,我自忘却婆饼焦。去年冬旱无麦熟,阿婆饼焦难再得。门前忽报谷公来,灶冷樽空难接客。阿兄提壶沽浊醪,阿弟布谷披短蓑。不时脱却布裤渡溪水,只愁行不得也哥哥。

腊尽东君已报春,雪花犹未敛轻尘。二天默祷浑如响,一夜呈祥觉有神。千里妖氛应洗涤,万家喜气欲轮囷。试询治行今谁最,屈指公为第一人。

动静惟所遇,仁智亦偶然。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

友爱根天性,今人古与俱。棣华虽殄瘁,玉树更扶疏。经济终齎恨,循良谁读书。兹恩共心赏,霜月泪沾裾。

王都重兵廪,命使总八方。淮南舟车冲,三楚笼利长。惟时有才彦,数计等桑羊。八月赐诏行,朱斾插大航。汴湍入秋涨,东鼓下镗镗。今日发大梁,明朝过睢阳。睢阳授经地,父老认道旁。同业八十人,或贵或为郎。先生殁大官,弟子无荷囊。乃知诗书传,要在明三纲。隋未闻仲淹,来学

踪迹浮萍落五湖,一番相别一番疏。不知此去从何处,还许春风得见无。

亲祀甘泉岁一终,属车徐动不惊风。宓妃何预词臣事,指点讥呵豹尾中。

担板汉,没拘束。饿死首阳山,誓不食周粟。

亦知戛戛楚囚难,无柰天生一寸丹。铁马行鏖南地热,赭衣坐拥北庭寒。朝餐淡薄神还爽,夜睡崎岖梦自安。亡国大夫谁为传,只饶野史与人看。

流落天涯一病身,簿书丛里费精神。殷勤照水窥华发,黄鸟声中又一春。

深居陋巷不妨幽,翠竹当门水满沟。每遇事来先觉懒,欲为官去又还休。田园自乐陶元亮,乡里多称马少游。除却读书无所好,有时闲作北岩游。

可怜风雪浙东西,先数余杭次会稽。禹庙未胜天竺寺,钱湖不羡若耶溪。摆尘野鹤春毛暖,拍水沙鸥湿翅低。更对雪楼君爱否,红栏碧甃点银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