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

嘉荐既终,神贶其复。
麦我思成,灵光下烛。
孝孙承之,载祗载肃。
敷锡庶民,函蒙祉福。

作品评述

《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是宋代真宗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表达了对上天神明的崇敬和感恩之情,同时也对皇帝的责任和使命有所体现。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译文:
嘉荐已经结束,神灵再次降临。麦田让我联想到成熟的思绪,在神灵的光芒下点燃蜡烛。孝顺的孙子接受了神灵的指引,恭敬而庄重。皇帝施行恩泽于百姓,满载着祉福的希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真宗皇帝对天地神明的虔诚崇拜和感恩之情。嘉荐是指皇帝为神灵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神明的保佑和恩赐。诗中描述了神灵再次降临的场景,以及皇帝在这个庄严的仪式上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诗人通过描绘麦田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丰收和繁荣,也让他联想到自己的心境,思考着成熟和发展的含义。在这种思绪下,他感受到了神灵的存在和光芒的照耀,仿佛在灵光下点燃了一支蜡烛,象征着对神明的敬仰和感谢之情。

诗中还提到了孝顺的孙子承受了神明的指引,表示皇帝的后代承担了神灵的使命和责任,必须恭敬而庄重地继承和传承。最后,诗人提到皇帝将恩泽施行于百姓,给予他们祉福和期望。这表达了皇帝的使命和责任,以及对人民的关怀和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真宗皇帝的视角,通过对祭祀仪式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神明和人民的关怀和感恩之情。诗人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丰收与皇帝的治国理念相联系,展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诗词中的意象丰富而具体,通过描绘麦田、灵光和蜡烛等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喜悦和敬畏。诗中还体现了皇帝的责任和使命,以及对人民福祉的关注,体现了真宗皇帝的仁爱之心和为政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真宗皇帝对神明和人民的虔诚崇敬,表达了皇帝的治国理念和为政之道,同时也展现了对丰收和繁荣的向往和祈愿。通过诗意的表达和艺术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皇帝的智慧和情感,以及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诗词推荐

新雨稍添清禁润,斜阳初下直庐明。方惭饱食无裨补,更作长廊百步行。

幽山寻不浅,归路故迟迟。猿断空山答,人行片月随。

桐风吹月乌啼井,碧波湿露沈云影。素丝牵玉转泉华,美人睡觉燕支冷。银钩挂帘北窗晓,翠鬟临镜双鸾小。黄衫少年望不来,寂寂庭阶满春草。

薰风栏槛送微凉,洁白南花玉蕊芳。倚径一枝殊楚楚,任教蜂蝶绕清香。

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白发慵巾短短衣,闲行斜倚小筇枝。自家弄影犹痴绝,只似初骑竹马时。

束书辞我下重巅,相送同临楚岸边。归思几随千里水,离情空寄一枝蝉。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莫使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

极目无穷六合宽,仰天如以浑仪观。日躔箕斗逢长至,月宿奎娄届大寒。肘后方多难却老,杯中物到莫留残。来年七十身犹健,容膝归欤亦易安。

闻说芗岩花,风情不减前。菊盘秋熟蟹,竹枕晚凉蝉。碑碣僧频谒,诗囊客自编。梅花紫溪路,一别又三年。

天寒湘水秋,雨暗苍梧暮。

南楚西秦远,名迟别岁深。欲归难遂去,闲忆自成吟。雷电闲倾雨,猿猱斗堕林。眠云机尚在,未忍负初心。

今宵何幸宿书林,议论从横感慨深。黄卷具传千古意,青灯照破几人心。狂夫嗜饮夜偷酒,污吏容私昼攫金。尧舜君民旧风俗,凡经几变到于今。

清梦绕罗浮,羽衣延我游。新茶寻淮舌,独芋煮鸱头。春鹤饮药院,夜猿啼石楼。丹炉犹暖在,聊为稚川留。

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忆。苦心无闲时,今夕见玉色。玉色复何异,弘明含群德。有文如星宿,飞入我胸臆。忧愁方破坏,欢喜重补塞。使我心貌全,且非黄金力。将攀下风手,愿假仙鸾翼。

归去是明朝,多应趁早朝。虽然邻邑近,亦似客程遥。村社酒三杓,山家水一瓢。吟边如得句,共语在元宵。

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终掉尘中手,潇湘钓漫流。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

客来兰气满幽斋,少住春游兴亦佳。霞引秾桃褰步障,天粘碧草度弓鞋。烟花径袅婵娟入,山水亭孤竹肉谐。醉爱雨声笼笑语,不知何事怨空阶。

夜入王岩观,真同久客回。望松知窈窕,次背识崔嵬。有客成幽屏,谈诗记昔来。暂游还契阔,欲去重徘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