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

扬之水,白石凿凿。
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扬之水,白石皓皓。
素衣朱绣,从子于鹄。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扬之水,白石粼粼。
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作品评述

唐风·扬之水翻译及注释

翻译
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洁的山石被冲刷激荡。士兵白衣红领整装待发,跟随他从曲沃奔赴疆场。我们见到了勇武的桓叔,还有什么不欢乐的地方?
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洁的山石白得发光亮。士兵白衣红袖整装待发,跟随他从鹄邑奔赴疆场。我们见到了勇武的桓叔,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地方?
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水底山石映出粼粼波浪。我刚刚得到起事的命令,不敢轻易告人传播四方。

注释
⑴扬:激扬。一说扬为地名。
⑵凿凿:鲜明貌。一说形容石头高低不平之状。
⑶襮(bó):绣有黼文的衣领,或说衣袖。
⑷从:随从,跟随。沃:曲沃,地名,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
⑸既:已。君子:指桓叔。
⑹云何:如何。云,语助词。
⑺皓皓:洁白状。
⑻绣:刺方领绣。
⑼鹄(hú):邑名,即曲沃;一说曲沃的城邑。
⑽其忧:有忧。
⑾粼粼:清澈貌。形容水清石净。
⑿命:命令,政令。

唐风·扬之水鉴赏

  此诗以“扬之水”开篇,是一种起兴,并以之比晋衰而将叛之。小河之水缓缓地流淌,流经水底的白石,清澈见底,映出粼粼的波纹。这是一个平静安祥的环境。谁知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有一个很大的事变阴谋正在酝酿着。一群士兵身着白衣红领,准备在曲沃起事。他们看到了敬爱的桓叔将有所作为,非常高兴。跟随未来之主,必将成为有功之臣。所以,很多造反起家的人,历来是有所图、有所为、有所得的。

  此诗一唱三叹,反复歌咏着扬之水,白石白,以此映衬着白衣红袖,旗甲鲜明,说明队伍正在整装待发。他们看到自己的领袖胜卷在握,踌躇满志,不禁喜上眉稍,根本没有不成功的担忧。所以很自然地耳语起来。这样也使此诗笼罩着一种紧张又神秘的气氛。

  诗中“素衣朱襮”、“素衣朱绣”是指诸侯的衣服,程俊英认为这是叛变者所穿。蒋立甫反驳之。因为根据程俊英的说法,潘父与桓叔合力谋反既然是密事,他不能堂而皇之地公开穿起诸侯的衣服去见桓叔。这等于泄密。而桓叔见其僭越之服,自然会有看法。所以,“素衣朱襮”、“素衣朱绣”诸语,不可能是对潘父的一种描写,而是就桓叔而言,是对桓叔早日能成为诸侯的一种热切盼望。

  诗以“扬之水”引出人物,暗示当时的形势与政局,颇为巧妙。而诗的情节与内容,也随之层层推进,到最后才点出其将有政变事件发生的真相。所以,此诗在铺叙中始终有一种悬念在吸引着人,引人入胜。而“白石凿凿(皓皓,粼粼)”与下文的“素衣”、“朱襮(绣)”在颜色上亦产生既是贯连又是对比的佳妙效果,十分醒目。并且此诗虽无情感上的大起大落,却始终有一种紧张和担忧的心情,在《诗经》中也可以说是别具一格。

唐风·扬之水创作背景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曲沃在当时是晋国的大邑,面积比晋都翼城(今山西翼城南)还要大。再加上桓叔好施德,颇得民心,势力逐渐强大,“晋国之众归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过了七年,即公元前738年,晋大臣潘父杀死了晋昭侯,而欲迎立桓叔。当桓叔想入晋都时,晋人发兵进攻桓叔。桓叔抵挡不住,只得败回曲沃,潘父也被杀。作者有感于当时的这场政治斗争,在事发前夕写了这首诗。《毛诗序》云:“《扬之水》,刺晋昭公也。昭公分国以封沃,沃盛彊,昭公微弱,国人将叛而归沃焉。”将诗的创作背景交待得很明白。

  后人对此诗的主旨和作者,有不同的意见。方玉润《诗经原始》说这是揭发潘父背叛晋昭公的阴谋,忠告昭公要有准备的诗。今人程俊英采严粲《诗缉》“言不敢告人者,乃所以告昭公”之说,在《诗经译注》中认为“这是一首揭发、告密晋大夫潘父和曲沃桓叔勾结搞政变阴谋的诗”。诗中的“素衣朱襮”、“素衣朱绣”等都是就潘父而言,说这些本都是诸侯穿的服饰,而“他也穿起诸侯的衣服”,并进一步推测该诗作者“可能是潘父随从者之一”,他是“忠于昭公”的。但今人蒋立甫认为“这样理解,恐于全诗情调不合”,他引陈奂《诗毛氏传疏》之语“桓叔之盛强,实由昭侯之不能修道正国,故诗首句言乱本之所由成耳”,认为诗中的“素衣朱襮”、“素衣朱绣”等都是就桓叔而言,是“由衷地希望桓叔真正成为诸侯”,他也推测该诗作者“可能是从叛者”,但并不“忠于昭公”,而是站在桓叔一边的。宋朱熹的说法比较平稳,以为“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是为桓叔。后沃盛强而晋微弱,国人将叛而归之,故作此诗”(《诗集传》)。

  还有人认为这是一位妇女思念丈夫的诗,或认为是一位女子赴情人约会的诗。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梧风萧瑟雨初晴,凉入书堂夜气清。耿耿兰膏照千古,迟迟莲漏转三更。力於兴废应难助,气为忠邪几不平。掩卷长嗟方就枕,窗前咿喔又鸡鸣。

诗经

朔野正秋风,前程见碛鸿。日西身独远,山转路无穷。树隔高关断,沙连大漠空。君看河外将,早晚拟平戎。

诗经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诗经

西江亭上东风客,鸥鸟重来似亦驯。买得小舟连夜发,不知肯别定留人。

诗经

皆言渔者乐,不知渔者忧。方其未得鱼,蓑雨立寒流。正可入图画,屋壁供王侯。吕尚与子陵,工钓汉与周。初不事钩饵,终日心优游。我今筑斯舍,发兴在沧洲。范子既伯越,去泛湖海舟。季鹰思吴中,不为鲈鱼秋。所以数君子,声名天壤侔。我非真渔人,一酒万事休。

诗经

南风起别袂,心到衡湘间。归客楚山远,孤舟云水闲。爱君采莲处,花岛连家山。得意且宁省,人生难此还。

诗经

密密偃蜂房,香远未应时霎。薇露紫烟浥尽,任风欺雪压。老人曾饮百川空,相对肯微呷。揽取占先风度,醉高烧红蜡。

诗经

醉韵飘飘不可亲,掉头吟侧华阳巾。如能跂脚南窗下,便是羲皇世上人。

诗经

古阁秋气清,千里灭烟雾。连山开云秀,颓城断行路。残僧戍荒斋,寒鸟落高树。中多故人情,停杯日空暮。

诗经

柳下一瓢酒,湖风散积阴。晴舒生物命,春酌化工心。莺语调寒燠,花妆定浅深。悠然情性会,宇宙入孤吟。

诗经

东嘉海上孕瓌怪,之子人英晦当代。发之辞章聊一噫,雷鼓霜钟警聋聩。投吾夜光敢不拜,相期过高幸少杀。君家风鉴严简汰,顾吾衰迟积尪瘵。久隐墙东慕牛侩,绝望仲华安石辈。老矣狂奴犹故态,清思屡遭俗子败。絮衣棘径动罥碍,京尘浼人更难奈。行拏一舟犯滂湃,五斗无余杂糠稗。

诗经

茂苑闲居木石同,旋开小径翦蒿蓬。虚游心在鸿濛外,穴处身疑培塿中。花影一阑吟夜月,松声半榻卧秋风。百年寄傲聊容膝,何必高车驷马通。

诗经

失意荆枝滴泪频,陟冈何翅不知春。心中岐路平如砥,天上文章妙入神。休说宋风回鹢首,即看雷火燎龙鳞。从兹相次红霞里,留取方书与世人。

诗经

旧国当分阃,天涯答圣私。大军传羽檄,老将拜旌旗。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何年谏猎赋,今日饮泉诗。海内求民瘼,城隅见岛夷。由来黄霸去,自有上台期。

诗经

举步生荆棘,翻身堕嶮崖。一毫不动著,当处自沉埋。

诗经

颇忆高人相与閒,扁舟谁与趣公还。杯行欸乃歌声底,客坐参差帆影间。多病扶携新几杖,平生契好旧湖山。未容月转各分手,醉语狂吟下碧湾。

诗经

送君从此去,转觉故人稀。徒御犹回首,田园方掩扉。出门当旅食,中路授寒衣。江汉风流地,游人何岁归。

诗经

客有携诗夜扣扃,典衣何惜倒吾瓶。山城难觅葡萄绿,竹火终强鹁鸽青。迕俗坐谈扪虱略,治生欲读相牛经。向来人亦多称好,正坐无钱语不灵。

诗经

金陵烟草绿,玉塞霜天白。万里隔关山,年来断消息。

诗经

乐事信难逢。莫放匆匆。飞红撩乱减春容。临水不禁频送客,风袖龙钟。小阁画堂东。绮绣相重。尊前谁唱夏云峰。醒后欲寻溪上路,烟水无穷。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