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送赵?几归觐钱塘遂赴永嘉

归舟转河曲,稍见楚山苍。
候吏来迎客,吴音已带乡。
言従谢康乐,先献鲁灵光。
已击三千里,何须四十强。
风流半刺史,清绝校书郎。
到郡诗成集,寻溪水溅裳。
芒鞋随采药,茧纸记流觞。
海静蛟鼍出,山空草木长。
宦游无远近,民事要更尝。
愿子传家法,他年请尚方。

作品评述

《次韵子由送赵?几归觐钱塘遂赴永嘉》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归舟转河曲,稍见楚山苍。
归舟行驶在弯曲的河道上,稍稍看到了苍翠的楚山。

候吏来迎客,吴音已带乡。
官员前来迎接客人,交谈中已经带有乡音。

言從谢康乐,先献鲁灵光。
言辞来自谢康乐,首先向鲁灵光献上。

已击三千里,何须四十强。
已经完成了三千里的旅程,何必再强求四十个强者。

风流半刺史,清绝校书郎。
风度流畅如刺史,清雅超群如校书郎。

到郡诗成集,寻溪水溅裳。
到了郡城,诗篇已经成集,寻找溪水溅湿裳袍。

芒鞋随采药,茧纸记流觞。
穿着芒鞋采集药材,茧纸上记载着流动的酒杯。

海静蛟鼍出,山空草木长。
海洋平静,蛟龙和鼍鱼出现,山中空旷,草木葱茏生长。

宦游无远近,民事要更尝。
作为官员游历,没有远近之分,民间事务需更多体验。

愿子传家法,他年请尚方。
希望你能传承家族的家训,未来请到尚方官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轼送别朋友子由,子由归舟经过河道,眺望楚山的景色。当地官员前来迎接,吴音已经带有乡音,展现了地方特色。诗人向官员鲁灵光献上自己的诗作,表达了自己的风度和才情。诗人旅途中行程已经很长,不再追求名利。他自比半个刺史,清雅如校书郎。到达目的地后,他在郡城寻找清澈的溪水,沾湿自己的裳袍。诗人虽然身为官员,却像草草采集药材的乡民一样,踏着芒鞋,同时记下流动的酒杯。诗中描绘了宁静的海洋和茂盛的山林景色。诗人认为作为官员,宦游应该不分远近,同时也应该更多地了解民间事务。最后,诗人希望朋友能够传承家族的家训,并在未来能够担任重要的官职。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展现了苏轼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乡音和宦游生活的描写,同时也抒发了对友谊、家族传承和官职荣誉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次韵子由送赵?几归觐钱塘遂赴永嘉》是苏轼创作于宋代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归舟转河曲,稍见楚山苍。
我乘船通过蜿蜒的河道,稍微看到了苍翠的楚山。

候吏来迎客,吴音已带乡。
官员前来迎接客人,他们的语音中已带有乡音。

言從谢康乐,先献鲁灵光。
我表达自己的心情来自谢康乐,首先向鲁灵光献上。

已击三千里,何须四十强。
我已经行程三千里,何必再追求四十个强者。

风流半刺史,清绝校书郎。
我风度不输给半个刺史,文采超群如同校书郎。

到郡诗成集,寻溪水溅裳。
到达郡城,我的诗篇已成集,我寻找溪水溅湿裳袍。

芒鞋随采药,茧纸记流觞。
我穿着草鞋采集草药,用茧纸记载流动的酒杯。

海静蛟鼍出,山空草木长。
海洋平静,蛟龙和鼍鱼出现,山中空旷,草木葱茏生长。

宦游无远近,民事要更尝。
作为官员的游历无论远近,要更多地体验民间事务。

愿子传家法,他年请尚方。
愿你能传承家族的传统,未来请担任重要职位。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送别朋友子由,子由乘船经过弯曲的河道,稍微看到了苍翠的楚山。当地官员前来迎接,他们的语音已带有乡音,展现了地方特色。苏轼向官员鲁灵光献上自己的诗作,表达了自己的风度和才情。他已经行程三千里,不再追求功名利禄。他自比半个刺史,文采超群如同校书郎。到达郡城后,他寻找溪水溅湿裳袍。苏轼虽然身为官员,却像普通人一样穿着草鞋采集草药,用茧纸记录流动的酒杯。诗中描绘了平静的海洋和茂盛的山林景色。苏轼认为作为官员,宦游无论远近,同时也应该更多地了解民间事务。最后,他希望朋友能够传承家族的传统,并在未来担任重要的职位。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展现了苏轼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方言和官员生活的描写,同时也抒发了对友谊、家族传承和官职荣誉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以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鸟啼花发独愁思,怜子三章怨慕诗。鸿雁双飞弹射下,脊令同病急难时。功名所在犹争死,意气相须尚不移。何况极天无以报,林回投璧负婴儿。

追忆经行三十年,漫山桃李竞争妍。于今棠棣花成萼,我已童颜射酒红。

冉冉浪相逐,江湖今十年。念使从远学,家贫乏鞍鞯。一官来京都,环堵当西阡。学省咫尺近,彷佛闻诵弦。暂当辞家庭,裘马去翩翩。英豪多出此,切琢期勉旃。昔我远方来,算里近五千。清灯耿残月,积雪堆穷年。对经必敛衽,求师欣执鞭。绚藻颇不乏,屡贡多士先。所愿克堂构,使我

片言不合去何迟,又似当年在楚时。束帛蒲轮无报效,至今天子不迎师。

休沐展幽眺,步出钟阜阿。卉木春气盎,淮水扬素波。泛泛波上鸥,游泳鲜羽仪。端坐愧此鸟,长游成蹉跎。安得理归楫,翩然解佩珂。扬舲过关右,鼓枻入江沱。友于事宴集,物候方阳和。酌酒南园上,与君同笑歌。

醴酒偶忘设,於礼殊至微。穆生引身去,自昔能见岂。阳桥慕香饵,岂知为祸机。楚枭集丛灌,斩伐犹不飞。复有陶朱公,去国家亦肥。五湖拒扁舟,我信无所归。

楚珪班序未为轻,莫惜良途副圣明。宫省旧推皇甫谧,寺曹今得夏侯婴。秩随科第临时贵,官逐簪裾到处清。应笑马安虚巧宦,四回迁转始为卿。

两堂云水尽分拏,王老师能验正邪。利刀斩断具亡像,千古令人爱作家。此道未丧,知音可嘉。凿山透海兮唯尊大禹,炼石补天兮独贤女祸。赵州老,有生涯,草鞋头戴较些些。异中来也还明鉴,只个真金不混沙。

波暖芹汀,风香兰圃。清尘几点茸茸雨。画船丝竹载梁州,彩旗绳板欢游女。修禊初三,禁烟百五。年华恰到风流处。一生只当百回春,一回春到休轻负。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半夜中峰有磬声,偶寻樵者问山名。上方月晓闻僧语,下界林疏见客行。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愿得远山知姓字,焚香洗钵过馀生。

愁鬓丁年白,寒灯丙夜青。不眠惊戍鼓,久客厌邮铃。汹汹城喷海,疏疏屋漏星。十年穷父子,相守慰飘零。

黄昏樵采早回归,同伴相邀未有期。抱子老妻门口望,南山有虎悔何追。

去去如奔马,来来无尽船。人心似江水,日夜向吴天。

先生吏隐寄南昌,千里来寻物外乡。汲水尚怜春井渠,藏丹犹发夜坛光。鹤归华表人何在,犬吠云深日自长。我拟重来访遗迹,手搘筇杖少徜徉。

默默守柴荆,人间事颇更。病方知养性,贫始欲谋生。尚有狂奴态,元无老婢声。迩来尘虑尽,勿怪小诗清。

为吏岂厌事,厌事日堕媮。著书虽不急,实与百世谋。问吏所事何,过客及系囚。客实虚搅人,囚有不自由。办之何益增,不办亦足忧。嗟此谁不能,脱去使自收。幽幽南山麓,下有溪水流。溪上亦有堂,其水可濯漱。终日不见人,惟有山鹿呦。是时夏之初,溪冷如孟秋。山椹黄笠展,林笋

独归西掖去,难接后尘游。向日三千里,朝天十二楼。路看新柳夕,家对旧山秋。惆怅离心远,沧江空自流。

桐林老子俗情无,鉴胜探奇不觉晡。幸尔清溪好明月,如行四十里冰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